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這首詞大約作於蘇軾謫居黃州的元豐六年(1083)。當時由友人相助,蘇軾在臨皋寓所新建了南堂三間,有了安居新屋,也有了一分閒適。「一聽南堂新瓦響,似聞東塢小荷香」「一蓑煙雨任平生」「倚杖聽江聲」,即此時心境的寫照。[1]
原文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釋
斷:盡處。
譯文
樹林盡處山色明朗,竹叢遮掩着屋舍瓦牆。嘈雜蟬聲里枯黃了野草——一個有聲有趣的小池塘。鳥兒翻飛藍天上,不時閃過銀白的翅膀;紅艷的荷花映照綠水,遠遠飄來細細的芳香。村舍外,古城旁,是我消遣的好地方。拄一根藜杖漫步,不覺間天邊轉過斜陽。夜雨殷勤知人意,搶在三更人歇時下一場。竊喜浮生不定又一天——自在逍遙好清爽。
解析
本篇以白描手法不經意卻又真切自然地勾勒了夏季雨後的鄉村野景與美趣。蟬聲、竹影、荷香、白鳥、紅蕖、斜陽,鄉間杖藜漫步,渾然物我兩忘。詩人隨緣自適的心態與情懷,也讓關愛他的相識不相識、同時代或不同時代的人們為之感到快慰。結尾兩句是從唐朝李涉的詩句「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化出,更突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表達了他超然俗務、悠然自得的意趣。
明代王堯俞說:「文至東坡真是不須作文,只隨筆記錄便是文。」坡翁的詩詞又何嘗不如此。我們也可以說,詩詞至東坡真是不須作詩作詞,只隨筆書寫便是詩詞。其藝術特點便是:信手點染,不刻意求新出奇,卻在三筆兩筆中出神入化地寫出了一幅圖畫、一種情調、一種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