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臭蚤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臭蚤草

臭蚤草为蚤草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粗壮,多分枝,多分枝,植物有粘液,具恶臭。茎有时低矮,高不超过5厘米,有单生的或2— 3个密集的头状花序;有时茎较高大,达25—30厘米,上部有具2—3叶的花序枝。有1个大花的变型,头状花序较大,冠毛内层有5—9个羽状毛,见于察日坝。此植物的花在西藏供药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臭蚤草
  • 拉丁学名;Pulicaria insignis Drumm. ex Dunn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科;菊科
  • 亚科;管状花亚科
  • 族;旋覆花族
  • 属;蚤草属

分布区域 西藏南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粗壮,多分枝,径约5—8毫米,上端有密集的分枝和被白色密毛的芽,为枯萎残存的叶柄和叶片所围裹。茎直立或斜升,高5—25厘米,粗壮,径2—3.5毫米,不分枝或有2—3个花序枝,被密集开展的长粗毛,基部被稠密的绢状长茸毛;节间长约1厘米,上部达3厘米。

基部叶倒披针形,下部渐狭成长柄,茎部叶长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顶端钝或稍尖,全缘,基部等宽,无柄,半抱茎,长4—8厘米,宽1.2—2厘米,质厚,两面被毡状长贴毛,边缘和叶脉有密生的长达2毫米的粗毛;中脉在下面稍凸起,侧脉4—5对,不明显。

头状花序在舌状花开展时径4—6厘米,在茎端单生,有时另有1—2个侧生的头状花序生于短柄上。总苞宽钟状;寓1.2—1.5或达2厘米,径2—2.5厘米;总苞片多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上端渐细尖,外层草质,外面全部和内面上部密生长粗毛,内层上部萆质,被较疏的毛,边缘膜质,最内层除中脉外膜质,稍有毛和缘毛。舌状花黄色,外面有毛,舌片狭长,长1—1.5或达2厘米,宽达1.5毫米,顶端有3齿;花柱分枝长,线形,稍扁,顶端钝。两性花花冠无毛,长约7毫米,管状,上部三分之二渐扩大,有卵圆披针形裂片;花药长约4毫米,顶端尖披针形,基部有长尾部;花柱分枝顶端较钝。

冠毛白色;外层有5膜片;膜片狭长披针形,长1—1.3毫米,渐尖;内层有5个羽状毛,向上端较粗厚,约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近圆柱形,有棱,顶端截形,基部稍狭,被浅褐色绢毛,长2.5—3.5毫米。花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脊岩石上,石砾坡地和草丛中,常见,海拔4000—4310米。

分布范围

仅产西藏南部(江孜、拉萨、察日坝、沙伽尼木、日喀则、南太林等处)。[1]

参考文献

  1. 臭蚤草的相关论文”,百度学术,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