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條目没有前往其他条目的內部链接,未能構築百科全书的链接网络。 (2020年1月15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1月15日) |
胡瑗 | |
---|---|
胡瑗 | |
原文名 | Hu Yuan |
出生 |
993年 泰州海陵(今如皋) |
逝世 | 1059年 |
国籍 | 中国(北宋) |
别名 | 胡安定 |
职业 | 理学家、大儒、教育家 |
知名作品 |
《松滋县学记》 《周易口义》 《论语说》 |
胡瑗,字翼之。公元993年生于于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市)的一户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显赫,始祖胡遵为晋车骑将军,后裔中曾有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10余人。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佑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祖籍今陕西子长县的安定堡。
人物生平
胡瑗祖籍今陕西子长县的安定堡,其家族世代显赫,始祖胡遵为晋车骑将军,后裔中曾有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10余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参军时举家随迁,但自其父胡讷任宁海军节度推官后,在当时属于下等官吏,因俸禄较少,竟步入"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
胡瑗自幼聪颖好学,7岁善属文,13岁通五经,被左右乡邻视为奇才。胡讷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上进,且志向远大,常以圣贤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后才得以与孙复、石介等人到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此间心志远大,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
1034年(景佑元年),42岁的胡瑗开始到苏州一带设学讲授儒家经术。时值原朝廷中向来重视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对废后被贬该地任知事。翌年范在南园开办郡学后,聘他为首任教席,并送自己的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到任后,他即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校规。由于范公子能带头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门的学生无一胆敢肆意践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学很快就成为了全城各地学府的楷模。
1036年,经范仲淹的引荐,胡瑗以布衣身份,与知杭州的音乐家阮逸同赴开封接受正急于雅乐改进的宋仁宗召见,并奉命参定声律,制作钟磬。其间,他合乎古礼的文雅举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赞赏,事成后即被破例提拔为校书郎官。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随镇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陕西,被举荐为丹州(今宜川县)军事推官。此间撰《武学规矩》一书,提倡国家大兴武学,以抵御外部侵略。
1041年(庆历元年),胡瑗调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观察推官时,因父亲去世而辞官回家奔丧。翌年复出,改任保宁(今浙江金华)节度推官。不久应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谅之邀,到当地的州学任主讲教授,以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其间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并创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学"。
1044年(庆历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并效法湖州的办学经验兴办了一所中央太学。1050年(皇佑2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乐,仍诏胡瑗与阮逸进京主持,并在司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时间完成。此间两人还合作撰就了《皇佑新乐图记》3卷。1052年被任命为国子监直讲(主讲教授),晋光禄寺丞。被征为太子中舍,后以殿中丞致仕。
1056年(嘉佑元年),64岁的胡瑗晋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阁侍讲,成为了当朝太子的导师。同时兼在太学协助博士的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此时虽身为命官,却始终保持师生平等,常与学生切磋交流,在校园里形成了一种"沈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当时的受教者包括皇室多位储君、众多知名学者及礼部中的近半官员,故深得学生与朝中上下的敬重,视他为一代宗师,被神宗称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旧苦读勤教,并参议朝政。1059年终因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后经仁宗皇帝钦准,领太常博士衔赴杭州长子胡康任所疗养。临行前京城轰动,相送者"百里不绝"。不久即病故,被朝廷追谥"文昭",葬于湖州原菰城附近。另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被范仲淹遵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文学大家苏东坡更曾写下过赞颂他的诗句"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古"……。
杰出思想
倡导天人合一
胡瑗不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独特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皆源于其学术思想的深厚造诣。他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主要根源于《周易》一书。
易学为讲天人之道、讲万物变易法则的学问。胡瑗的《周易口义》是他的学生倪天隐根据先生口述整理而顾。其特点是大胆疑经,自立新解。据统计,胡瑗仅在《周易口义》一书中,疑经的地方就有10多处;在《洪范口义》中,也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注解。据《宋元学案》记载,胡瑗"日升堂讲《易》,音韵高朗,旨意明白,众皆大服"。丁宝书在《安定言行录》中引用胡瑗学生王得臣的话说:胡瑗为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余士,日讲《易》,予执经在诸生列,先生每引当世之事明之。"毫无疑问,胡瑗是宋初易学的权威,是一位开源发蒙、鼓动风气的人物,也是宋代义理易学的创立者。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学案》中追根溯源地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2. 坚持安民之道的民本思想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贤用贤,二在养民教民。他以为,君王再能干贤明,若无贤臣辅佐,则"倡而无知,令而无从",虽有仁义爱民的欲望,亦无法施行仁政于天下。因此,胡瑗说,"天下之广,生灵之众,一贤不可独治,故必群贤并进于朝廷,则可大行其道。"广纳天下群贤,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辅君增广视听,三可致君无为而治。当然,这里所说之"民",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导在州县办官员学,则是从教育培养地方基层民众入手,努力提高他们素质。尤其胡瑗在《周易口义》中"论民本"时说:"不以一己为忧乐,所忧者天下,所乐者天下。"这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实是一致的。
主张知行合一
胡瑗还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讲授"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时,因其中所记载的礼仪器物久已失传,无形象教学之具供学生观摩,就自制挂图,悬于讲堂之上,让学生直观,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另外,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远近地区去游历考察,观名山大川,开阔学生视野,做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历史地位
胡瑗一生的人格风范,成就业绩,不仅受到北宋王朝的充分肯定和北宋学子、学者的倾心敬仰,而且受到后世历代人们的钦佩。
宋神宗《御题胡安定先生》赞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运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诸峰。法严而信,如四时迭运于无穷,辟居太学,动四方欣慕不远千里而翕从。召入天章,辅先帝日侍启沃万言而纳忠。经义治事,从适士用。议礼定乐,以迪联躬。敦尚本实,还隆古之淳风。倡明正道,开来学之颛蒙。载瞻载仰,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宋代的许多名贤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蔡襄、米芾、司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为之作像赞,或为之写墓志、墓表,称颂他为"苏湖领袖"、"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至明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下诏,尊胡瑗为"先儒胡子","从祀孔庙",至今山东曲阜孔庙内,"先儒胡子瑗之位"的牌子,仍与韩愈、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与孙复、石介在历史上还有"宋初三先生"、"理学三先生"之称。理学又名宋学,是宋代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侧重名物训诂,宋儒则多以阐释义
理,故名理学。胡瑗坚持朴素的唯物论,反对唯心论,认为"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开宋儒性命之学的先声。以传统的儒学伦理为核心,大胆质疑,自立新解,开宋代义理易学之宗。全面阐述性、命、天、人、政、教的内在关系,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性命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胡瑗在如皋的后裔传至今已35世,其大门楹联历代相传都是写的"乡贤世泽,理学家声",或"苏湖世泽,理学家声"。笔者曾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有幸看到1933年编写的《江苏省志稿》和1937年出版的《江苏乡土志》,都记载:"胡瑗,理学先驱,为二程所宗,朱熹总其成。"这应该是最符合历史的定位。
深远影响
胡瑗一生著作颇丰,可惜大部散佚,传世很少,且多为门人记录整理而成。现存世的经学著作有《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3卷,音乐著作有《皇佑新乐图记》3卷(与阮逸合撰),余已散佚。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南宋书院举起,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讲学之处,亦创办了"安定讲堂"。明代学士程敏政断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明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正式以胡瑗从祀,尊称为"先儒胡子"。泰州亦在"安定讲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纪念胡瑗先贤,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称"胡公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现存祠三间,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胡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也垂法于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无怪乎他的名字和"苏湖教法"为人们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国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者均涉足此领域,当代出版的《中外著名教育家小传》、《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代思想家》、《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辞源》等权威性著作,对胡瑗都列有专条,翔实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