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川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川乡地处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西南12千米处,东接恭门镇,南邻清水县黄门乡,西依大阳乡和清水县松树乡,东北与张家川镇相连,西北与大阳乡、木河乡毗邻。全乡海拔1820米,占地面积65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40147亩,其中粮田面积35006亩,人均2.2亩。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3545户,16783人,年均劳务输出6000多人。2009年底,粮食总产量952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元,大家畜存栏7400头(匹)。张清公路和后川河横穿全境。

2017年1月经甘肃省民政厅研究同意,撤乡改镇。[1]

历史沿革

1953年设胡川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其中回族占95.6%,辖张堡、祁沟、刘塬、潘峪、仓下、柳湾、窑上、蒲家、夏堡、前梁、胡川、王安、宁马、阳山14个行政村。

自然地理

胡川乡年均降雨量536毫米,气温7℃左右,无霜期158天。境内草地面积较大,独具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此外,丰富的沙、石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发展采石业和交通运输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

经济发展

2006年,胡川乡在王安村建成无公害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投入资金总计81万元,其中群众自筹51万元,扶贫投资30万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棚,集中连片建成塑料大棚71栋,涉及农户56户其中建成塑钢骨架大棚45栋,占地44亩,配套大型机井一眼,看管房4间。

管理上采取乡政府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村料调运,人员协调等工作,村上由村委会,统一组织生产管理,农户实行分户经营,县业务部门确定技术干部专人蹲点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由于行政管理措施得当,技术服务及时周到,该基地棚均收入达到3000元,产量2000公斤,参与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经济效益和示范效果都非常显著。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标准化梯田5000亩;以深坷综合养殖厂为龙头,农户分散自养为主线的养牛业不断发展,奶牛、肉牛养殖、瘦牛育肥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良种、良法等优质、高效农业达到了普及,塑料大棚蔬菜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林果业和药材种植已在农户悄然兴起,为建设生态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招商引资有了新的突破。固定资产22万元的碗筷消毒厂、总投资1.1亿元的甘肃牛人伟业畜牧业有限公司以及公路沿线4个石料加工场的落户,使胡川乡加强了外界的沟通和联系,为进一步招商引资积累了经验和创造了条件。

劳务输出发展迅速。全乡建立劳务基地10个,"伊香拉面师"为主的餐饮服务队走向了全国各地。"十一五"期间劳务输转累计达12000余人(次),累计经济收入达4000余万元,劳务输转工作势头良好。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确立了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五年内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5200万元,进行了农网改造、通讯设施、道路、能源建设等,对张堡进行了小城镇一期改造工程,完成了胡川、王安的新农村建设和仓下、柳湾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社会

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科教兴乡实施意见》,"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投资累计达3000万元,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启动。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乡卫生院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医疗卫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各项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明显效果。[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