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胡枝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绿叶胡枝子 |
中文学名:绿叶胡枝子 拉丁学名:Lespedeza buergeri Miq. 别 称:山姑豆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胡枝子属 种:绿叶胡枝子 命名者及年代:Miq, 1867 |
绿叶胡枝子(学名:Lespedeza buergeri Miq.),是胡枝子属直立豆科灌木,高0.3-1.米。枝灰褐色或淡褐色,小叶卵状椭圆形,三叶生,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灰色似豆叶,总状花序腋生,在枝上部者构成圆锥花序;花萼钟状,5裂至中部,花有淡红色和白色两种,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花冠淡黄绿色,子房有毛,花柱丝状,稍超出雄蕊,柱头头状。荚果长扁多节状会粘衣裤,花期6-7月,果期8-9月,(各地气候不同花期也不同,福建是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海拔1 500米以下山坡、林下、山沟和路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 [1]
绿叶胡枝子形态特征
绿叶胡枝子是直立灌木植物,高1-3米。枝灰褐色或淡褐色,被疏毛。托叶2,线状披针形,长2毫米;小叶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稍尖或钝圆,上面鲜绿色,光滑无毛,下面灰绿色。密被贴生的毛。
总状花序腋生,在枝上部者构成圆锥花序;苞片2长卵形,长约2毫米,褐色,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4毫米,5裂至中部,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密被长柔毛;
花冠淡黄绿色,长约10毫米,旗瓣近圆形,基部两侧有耳,具短柄,翼瓣椭圆状长圆形,基部有耳和瓣柄,瓣片先端有时稍带紫色,龙骨瓣倒卵状长圆形,比旗瓣稍长,基部有明显的耳和长瓣柄;
雄蕊10,二体;子房有毛,花柱丝状,稍超出雄蕊,柱头头状。 绿叶胡枝子 荚果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表面具网纹和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绿叶胡枝子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丛林或路旁杂草中。
绿叶胡枝子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贵州、湖北、四川、山西、甘肃等地。
绿叶胡枝子主要价值
【畲药】根、花治伤风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浮肿发黄,小儿惊风,蛔虫腹痛,妇人瘀血腹痛《畲医药》。
【医药】根(血人参):辛、微苦,温。解表,化痰,利湿,活血。用于伤风头痛,咳嗽,淋浊,妇女血瘀腹痛,血崩,痈疽,丹毒。 皮:用于四肢骨关节红肿。 叶:用于痈疽发背。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