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颈袋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颈袋鼠

学 名 :Macropus rufogriseus为袋鼠科大袋鼠属的一种。

俗 称 : 袋鼠

分布地理 : 澳洲东部。

保护级别 :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双门齿目 Diprotodontia

科: 袋鼠科 Macropodidae

属: 大袋鼠属 Macropus

种: 红颈袋鼠 M. rufogriseus

形态特征

身体为灰棕色,颈部和肩部为红色,后肢发达,为草食性动物。[1]

红颈袋鼠是袋鼠中最大的小袋鼠之一,有时被误认为是袋鼠,红颈袋鼠雄性体重大约20公斤,体长大约90公分左右,白化种的更珍奇。

红颈袋鼠的特征是其黑色的鼻子及爪子,上唇的白纹,灰色的毛皮及两肩之间的红点。

为了防止身体过热,红颈袋鼠在日间会留在树丛中,也可能会舔舔前肢帮助散热。

习性

生活在较温和及肥沃的澳洲东部。

红颈袋鼠是独居的动物,通常栖息在密林之中,在晨昏及夜间活动,偶尔也会在白天活动。

红颈袋鼠很多时间都是独自生活的,但仍有较稀疏的群族,往往都有共同哺食的地方。它们于晚间觅食,尤其是在阴天或近黄昏时份,吃接近遮蔽处的草。[2]

红颈袋鼠有两个亚种。塔斯曼尼亚的斑氏小袋鼠(M. r. rufogriseus)较为细小,有较长及粗糙的毛,于夏天末(约2月至4月)繁殖。雌性的斑氏小袋鼠若非在正常季节有孕,则会在8个月后诞下幼兽。它们可以生活在人类的附近,曾发现它们在都市的草坪上觅食。另一个亚种是大陆上的M. r. banksianus,全年都僧繁殖。有趣的是饲养下的红颈袋鼠有稳定的饮食时间。[3]

外来种

1870年,有几只小袋鼠由塔斯曼尼亚运送往纽西兰的基督城。它们包括了两头雌性及一头雄性,后来被放生。

1874年在猎人山有它们的踪迹,经年后它们大幅的增加。现时估计小袋鼠成为了猎人山的住客,在约350000公顷的地方生活。有些人因它们数量的增加而认为它们是害虫。

1975年,在温比思奈得野生动物园有两对红颈袋鼠。

1993年,其数量就上升至26只。在坎布里亚的峰区及东苏塞克斯的亚士顿森林都有指曾出现小量的红颈袋鼠。它们是于1900年代引进的,但估计现时已经在当地灭绝。

繁殖

红颈袋鼠全年可繁殖,怀孕期约26天,每胎一只。刚出生的小袋鼠会自己爬到母亲的育儿袋中,在袋里待280天,才暂时离开育儿袋,持续吸母乳达12-17个月之久。

红颈袋鼠的育儿袋中还有小袋鼠的时候,子宫里的胚胎会“停滞发育”,直到育儿袋里的小袋鼠发育成熟,将离开育儿袋的时候,胚胎才会继续发育。一只性成熟的雌袋鼠,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会有肚子里怀著一只、育儿袋中有一只、身边还带著一只小袋鼠的情况出现。

红颈袋鼠的孕期只有30天,幼儿出生时像颗软糖般细小轻盈,它们会在母亲的育儿袋中逗留9个月,吸收营养,在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保育状况

有些红颈袋鼠因被认为会吃掉农作物而遭杀害,而开垦森林亦会令它们失去栖息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