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端午的早晨(陶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端午的早晨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端午的早晨》中国当代作家陶冶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端午的早晨

今日端午。

清晨,户外濛濛细雨,我带着狗儿,在园区的绿化带里寻觅着防病驱灾的艾草,我的狗儿极富灵性,像是窥到了我的心事,也在草丛中忙碌着。叶间的雨珠湿透了我的鞋子,也弄湿了狗儿的长毛。

找到了!一簇淡绿色的艾草细雨中棵棵都昂着头,齿形的团叶,茎和叶背上似蒙上一层清霜。这是药草,“四月茵蔯,五月艾”。这是神草,千百年来被国人付以灵性,每逢端午,旭日未出之前,人们将它带着露珠采撷插在门上、带在髪间,拒之病邪。它已成了端午节的重要标签,成了抹不去的民族文化传统。

我将一棵嫩嫩艾草稍端插在了狗儿的红色辫绳上,狗儿兴奋的撒着欢。一束艾草捧在手里散发着特殊的清香,幽幽的艾香将我的思绪带进了悠悠回忆,那是传统与传承演绎着血浓于水的故事。

非典”肆虐华夏那年,女儿在长春读大一,是女儿第一次没和我们一起过的端午,我们非常牵挂着女儿,我这骨子里锁就着民族传统的人,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为了不让女儿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我便想,按照往年端午节的方式,要让女儿戴上她喜欢的饰物——小猴,只是不劳妻子缝制了,去市场买几套,寄往女儿的学府,同寝的小伙伴每人都送一套,让这浓浓的民族传统气息溢满寝室,让小伙伴们都有在家的感觉和节日的喜庆,以弥补我和女儿心底的失落

主意打定便起早去了市场,我在市场上找寻着卖端午节饰物者,一位老婆婆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的饰物架上是以小猴为主的。而这小猴正是我和女儿都喜欢的那种,一串里有小巧的篦子、有微型的笤帚、有鲜艳的荷包和一个抽象的小猴,用红红的丝线紧紧的穿在了一起,甚是精巧。它不是磨具下批量的产物,而是老婆婆飞针走线缝就出来的,有着浓浓的传统气息,荷包里还散发着诱人的香草馨香。看中了货,我便与老婆婆讨起价来,老婆婆一边让着价,一边叨咕着她的辛苦与不易,她说家里有个脑血栓的弟弟要她供养,她每天要做到夜里12点多钟,早上还要起早到市场里叫卖……。我哑言,面带愧色付了钱。望着老婆婆跛着脚,步履蹒跚远去的背影,像吃了五味子,说不出心里是啥滋味。

轻轻的一件快递包裹,寄去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关爱,希望端午节这套小饰物,能为我女儿和同寝的小伙伴们挡住“非典”这个恶魔。让学府里平安吉祥,让孩子们的五彩之梦更加绚丽多彩。

荏苒光阴,白驹过隙,前日见妻子在给外孙缝小猴,望着她巧针走线,满眼慈爱,我忽然想起了故去的岳母。女儿从小是在岳母身边长大的,那会每逢端午节都是岳母为我女儿缝小猴。近农历四月末,岳母便唠叨着:“快过五月节了,我给金子(女儿的乳名)抽个小猴。”那时岳母已年近古稀,白发苍苍,她用那布满沧桑的手,用那浑浊的眼睛,用那明澈、慈爱的心缝着民族的传统,叙述着古老的传说。针脚里缝进了西湖美景,缝进了白娘子与许仙,缝进了水漫金山;缝进了滔滔的汨罗江,缝进了离骚的音韵;又为女儿缝织着五彩的梦。女儿年复一年戴着姥姥缝的小猴,度过了充满憧憬的快乐童年。

后来岳母走了,再逢端午是妻子为女儿缝小猴。那时她还没有岳母的耐性,也没有岳母心中那么多故事。她缝的是小猴,缝的是母女情,却缝不进那些悠久浪漫的传说……

时光流逝,却绕不过岁岁端午,每个端午女儿都要有小猴配带的,如今又添了外孙,必定也要将小猴戴在胸前。妻子用那永远不断的丝线续缝着民族的传统,传承着岳母的慈爱,缝就着浓浓的亲情,在外孙的第一个端午节便为他开始缝织着童年的梦。让那小篦子为她们辟去邪气,小笤帚为她们扫除灾祸,那芬芳的荷包为她们预防病恙,让那神通广大的小猴降妖除魔护佑她们。让那个小家,人人吉祥,岁岁安康,温馨幸福。

蒙蒙的细雨还在柔柔的飘着,我将手中挂着雨滴散着清新的艾草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一份悄悄地放在了女儿家门前,将余下的艾草捧回了家,插在门前,插在客厅,插在卧室,插在厨房,插在妻子的髪间,空间里溢满了端午的气息,那五彩的纸葫芦早已高悬厅堂,餐厅里飘着袭人的蛋香、粽香…… [1]

作者简介

陶冶简介:生活在广阔天地起步,知青、工人、干部、下海,其实最想做的是用文字将人生的感悟堆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