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郑县(今华州区)人。
“ |
圣主躬仁政,群方布诏条。 洪恩温海峤,嘉颂满刍荛。 聚敛除奸吏,依违屏具僚。 钧衡无硕鼠,城社绝余妖。 皇化思无外,王心远欲昭。 咨询黄阁老,选命紫宸朝。 丹禁传天诏,飞星下使轺。 书旌分蜀道,揽辔步烟霄。 急峡瞿塘险,孤城白帝遥。 巴山连浪远,汉节拂云飘。 按部清时好,观风乐事饶。 诗成思老杜,鬼哭想残萧。 已佩黄金印,当簪七叶貂。 不应淹僻陋,从此上扶摇。 |
” |
— [北宋]李廌 |
作者小传
李廌生活在北宋中后期,这时期的经济文化比较繁荣。但他家境贫寒,6岁就成了孤儿,他勤奋力学,稍长,就以学问称誉乡里。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他受教于苏轼,并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苏轼以翰林学士[1]的身份知贡举。李廌也于本年参加考试。因为李廌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人们认为他定能考中进士。然而放榜后,李氏非但未能高中,而且根本榜上无名。对于这一颇出人意料的结果,当时士人每有感慨乃至惊诧之言,宰相吕大防[2]甚至叹息说:“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
苏轼深感愧对李廌,特意写诗送其还乡,诗题为《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青袍白苎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此诗前四句自责虽与李廌交往日久,理应认识他的文风,却错过了他在考场中写作的优秀文章;中间四句表现李廌“行止皆天”的通达洒脱;后四句正面描写饯别场面,希望李廌回家后潜心向学,并预言其不会终生埋没山泽之间。
元祐六年(1091)李廌再次应试,再次下第。他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去世,他感其知遇之恩,悲怆痛哭,作祭文曰:“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读者无不竦然。他晚年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生活清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去世,享年51岁。
视频
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代的翰林学士是几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趣历史网,2019-03-06
- ↑ 赵家天子吕家相,北宋吕氏一门五相,傲睨古今,腾讯网,20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