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擦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磨擦草 |
中文名:磨擦草 學 名:Tripsacum laxum Nash 別 稱:瓜地馬拉草、 危地馬拉草、洪都拉斯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黍亞科 族:玉蜀黍族 屬:磨擦草屬 種:磨擦草 命名者及年代:Nash,1909 |
磨擦草(mó cā cǎo),學名:Tripsacum laxum Nash,是禾本科磨擦草屬植物。多年生高稈闊葉草本,形似玉米。鬚根發達,水平分布,較淺,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厘米的土層中,根幅4米左右。下部莖節有氣根,基部氣根伸入土中。稈直立,粗壯,株高3-4米,直徑3-5厘米。葉片長披針形,長1.3-1.5米,寬5-9.5厘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由數枚細弱的總狀花序組成;小穗單性,雌雄同序。上部通常為雌花,下部為雄花或中性花。在中國海南島,冬春乾旱,生長緩慢,但仍保持青綠過冬。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有少量開花,但未結實。 原產于于西半球、墨西哥和南美洲;東半球熱帶、印度、巴西、斯里蘭卡、剛果、拉丁美洲各國、加勒比海諸島、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多數國家引種栽培。中國華南各省區均有引種栽培。適生於熱帶肥沃土壤上。 磨擦草宿根性強,利用期長,可收割多年,且冬季不乾枯,產量高,幼嫩時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適於刈割青飼或調製成青貯料,除可用來餵牛外,也可切碎後混入其他飼料中來飼餵鴨、鵝及豬。 此外,磨擦草根系發達,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 改善土壤的理化結構,故常用來作多年作物種植園的覆蓋作物,也可定期刈割,作為死覆蓋。 [1]
磨擦草形態特徵
磨擦草是多年生高稈闊葉草本,形似玉米。鬚根發達,水平分布,較淺,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厘米的土層中,根幅4米左右。下部莖節有氣根,基部氣根伸入土中。稈直立,粗壯,株高3-4米,直徑3-5厘米,節間短,一般長5-10厘米,莖截面呈橢圓形。葉片長披針形,長1.3-1.5米,寬5-9.5厘米;中脈粗3-5毫米,質硬,中下部呈溝狀;葉面沿中脈附近有茸毛,尤以基部較多,背面光滑無毛;葉色濃綠,具長葉鞘,長20-30厘米,互生於莖的兩側;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由數枚細弱的總狀花序組成;小穗單性,雌雄同序;雄小穗長約4毫米。雌小穗位於雄花序的基部,嵌埋於肥厚序軸中。上部通常為雌花,下部為雄花或中性花。在中國海南島,冬春乾旱,生長緩慢,但仍保持青綠過冬。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有少量開花,但未結實。
磨擦草生長環境
磨擦草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與象草相似,在高溫多雨且雨量分布均勻地區,保水能力強的肥沃土壤上生長最茂盛, 但不宜在透氣性差,經常受澇的土壤上種植。耐酸性土壤,耐旱,在高溫乾旱時生長緩慢,葉子捲縮,但一旦有水分供應,很快就會恢復生長。在高海拔地區可以生長,但植株矮化,莖葉產量低。
磨擦草分布範圍
原產于于西半球、墨西哥和南美洲;東半球熱帶、印度、巴西、斯里蘭卡、剛果、拉丁美洲各國、加勒比海諸島、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多數國家引種栽培。中國華南各省區均有引種栽培。
磨擦草繁殖方法
磨擦草的繁殖方法有插條法和分株法兩種。
插條法:即選擇生長10-12個月的莖稈作插條,每段2-3節,株行距 60厘米×90厘米或80厘米×100厘米,每穴1-2段,斜插於穴中,芽點位於側面,頂端1節稍露出地面,植後踏實周圍土壤,每公頃需種莖1500-2200千克。插條法的優點是生長快,產量高。
分株法:應選擇生勢健壯、莖粗4-5厘米的株叢, 於離地40-50厘米處刈割,然後整株連根挖起,分株作種苗, 株行距與插條法一樣,但每穴只放一苗,並垂直放入穴內,深約10厘米,培土並壓實。一般每年於3-6月份種植,若雨水充足,早植更好。
磨擦草栽培技術
施肥:磨擦草對磷肥的需要量高,在種植磨擦草兩年以上的地上播種豆科植物,往往因缺磷而生長不良,對氮肥反應敏感,土壤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變小,變黃,並出現早枯。磨擦草消耗養分大,植前應施足基肥,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7500-15000千克,過磷酸鈣150-220千克,將二者混合後穴施。追肥以氮肥為主,每次刈割後施硫酸銨120-150千克/畝或糞水500千克,種後每年於雨季在行間開溝施腐熟有機肥7500-15000千克,磷肥150-200千克,並結合施肥進行培土,以防露根倒伏。
刈割:若春季種植,當年以刈割2-3次為宜,以後每年刈割3-4次,一般在最上部葉頸(葉片與葉鞘連接之外側)下15-20厘米處刈割。種植一年後,每年在雨季開始時進行一次低割,刈割高度為離地10-15厘米, 以促進其分櫱。磨擦草早期生長緩慢,通常在植後1.5-2個月才開始分櫱,3個月後生長加快,4個月後莖稈逐漸伸長,株高達 1.5-2米,單株分櫱5-10個。分櫱數與土壤肥力及收割頻率關係極大,在瘦土上通常具分櫱4-5個,肥地上則可達10-15個或更多。收割過頻對其分櫱有抑制作用,種植當年收割次數少的植株分櫱數多,反之亦然,收割3次,單株分櫱平均為19個,收割4次單株平均分櫱數為10.6個,收割 6次的僅為7.5個。
磨擦草主要價值
飼料:磨擦草宿根性強,利用期長,可收割多年,且冬季不乾枯,產量高,每公頃產鮮草一般為45000-75000千克。幼嫩時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葉片所占的比例大,通常為全株的60%以上,利用率較高,適於刈割青飼或調製成青貯料,除可用來餵牛外,也可切碎後混入其他飼料中來飼餵鴨、鵝及豬,但不適於放牧利用,因其葉片中脈較硬,而根系較旺,牛難於將葉片咬斷,採食葉會整株連根拔起。
生態:此外,磨擦草根系發達,生長7個月後,50厘米的土層中,根系重量達1.2-1.5千克/畝,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 改善土壤的理化結構,故常用來作多年作物種植園的覆蓋作物,也可定期刈割,作為死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