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砗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砗磲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圣物。 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在中国佛教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一起被尊为七宝 [1] 。 砗磲宝石是用贝类动物砗磲的躯壳做成的,砗磲是海洋贝壳中最大者,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物种,直径可达1.8m 。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的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而成“砗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砗磲

外 观: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

中国地位:佛教七宝之一

西方地位:西方四大有机宝石之一

砗磲收藏品
原圖鏈接

砗磲简介

砗磲(chēqú)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是深海贝类之最大的双壳贝,直径可达1.8m,体重可达三百多公斤。砗磲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钻石的硬度是10,砗磲的洁白度是10)。砗磲在汉代时称为车渠,因其形如蚌蛤,壳大而厚,壳上有形如车轮的沟纹,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也使人易于明白“砗磲”是一种宝石。而带有金黄条纹的黄金砗磲更为珍稀,可遇而不可求。无论是质量,采捞,加工保养,艺术雕刻的最大产地主流均在海南,因其数量有限,所以颇具增值空间。

砗磲肉可供食用,而它的外壳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壳体光滑,厚达数吋,是由外层角质层、中层稜柱层和内层珍珠层三部份构成,是琢磨玉器的优良材料,因此由古至今,人们利用砗磲的外壳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饰品以及大型雕刻摆件,打造出的工艺品光泽明亮,细腻如玉,具有宝石的特性。砗磲同时也是长寿者,生命周期可达几百年或上千年,故有“老寿星”之称。

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在中国佛教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也被尊为七宝之一。[1]

主要分布及其生长

砗磲广泛分布于热带珊瑚礁海域,栖息在热带海洋中珊瑚礁间的浅水环境里,特别在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

砗磲文化
原圖鏈接

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中国的海南省和南海诸岛也有分布。砗磲以坚硬的足丝固着在珊瑚礁上,依靠海水把浮游生物带进体内,作为食料消化吸收。砗磲与一种虫黄藻有共生关系,它的外套膜边缘有一种特殊的叫玻璃体的结构,能够聚合光线,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虫黄藻则可为砗磲提供一部分养料。

原形态

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的足丝孔。腹缘弯曲呈波状。外韧带极长,黄褐色,约等于贝壳后半部的3/4。贝壳表面黄白色,竺长轮脉细密,具有4~6条强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宽而翘起的大鳞片。内面白色,具光泽。铰合部长,右壳有1主齿和2个并列的后侧齿;左壳主齿和后侧齿各1个。后闭壳肌痕卵圆形,位于贝壳中部。外套痕明显。[2]

化学成分

1.化学成分砗磲含碳酸钙为86.65%~92.57%,壳角蛋白为5.22%~11.21%,水为0.69%~0.97%。另外含微量元素和10多种氨基酸;

2.构造其矿物以文石为主,与珍珠一样具有特征的层状构造,外壳光洁明亮,在阳光下能出现七彩虹光;

3.颜色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以耀眼的金丝亮丝和绿色肠管为其特色;

4.光泽珍珠光泽;

5.硬度一般为2.5~3,牙白与棕黄相间的品种可达4;

6.密度2.70g/cm3。[3]   

砗磲用途

Bkn7w.jpg

砗磲是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达1m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 在清朝时期,六品官员的顶戴是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最大的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500公斤。一扇贝壳便可以供给婴儿做洗澡盆使用。砗磲的贝壳可以做各种用具,肉可以吃。

砗磲历史

砗磲形状

据《金刚顶瑜珈念珠经》记载,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门当中,高僧用它当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官员的顶珠,可见它的价值不凡。

在当今佛教界流行的宝石种类中,可首推“佛教七宝”。据记载,此七种宝物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在这七种宝石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宝石为砗磲,因为它来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或少部分因地壳造山运动浮出海面而鲜为人知,因此,它的产量极少而显得非常珍贵。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砗磲,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达1米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目前的活砗磲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南海等地的浅海中。砗磲不仅是双壳贝类之王,而且也是贝类中的老寿星。据估计,长50厘米的个体需要12年时间才能长成,每年约增长5厘米。它年幼时生长快,以后逐渐减慢,生命周期可达80-100年,甚至活到数百年。

从宝石学的观点来看,具有美丽珍珠光泽而颜色洁白、有晕彩且质地细腻的石化贝壳才可作为宝石,真正石化的贝壳质地像瓷一样坚硬,而普通的贝壳却比较酥松。砗磲贝是所有贝类制品中最漂亮的,颜色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而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因此深受佛教界的推崇。人们喜欢把砗磲贝打磨成珠做成手串,除了有装饰性外,配戴在身上也有可避邪保平安的寓意。手串的价格在100-500元间。佛教人士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诵之用。

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因此深受佛教界的推崇。

砗磲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锁心、安神之效。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砗磲可护身健体,延年益寿,佛教视其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被佛教作为镇教之宝。

砗磲不攀不附,不媚不俗,不同凡响,此吊坠精雕细琢,形同金刚护身,助你修行,养生,练气,护身,平安,是福慧双修,接近自然,通向永生的法门。[4]

砗磲与宗教的关系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是佛教圣物。据《金刚顶瑜珈念珠经》记载,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门当中,高僧用它当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官员的顶珠,可见它的价值不凡。佛教界流行的宝石种类中,可首推“佛教七宝”。据记载,此七种宝物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在这七种宝石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宝石为砗磲,因为它来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或少部分因地壳造山运动浮出海面而鲜为人知,因此,它的产量极少而显得非常珍贵。

鉴别方法

市场上流通的砗磲颜色主要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以耀眼的金丝亮丝和绿色肠管为其特色,最珍贵的是紫色、粉色、紫红色和血砗磲。根据玉化程度、水头的不同,一条6mm—10mm的108颗砗磲手珠,价格可以从300多元到2800多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砗磲摩氏硬度在3.5至4.5,年龄越大的壳越硬,因此,牙白与棕黄相间的品种硬度可达到5。

肉眼检视法:首先,纯天然的砗磲,外表必定有如车轮与沟渠所构成的图案,这是区分真假的重要指标。其次,天然的砗磲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仔细观察其纹路,如果相似度太高,就要怀疑其是否是贝壳磨成粉压制的;再次,砗磲因长期存在于海水中及自身的硬度较小,因此砗磲雕件和把件上难免会有些虫眼及裂纹,或多或少,当然也有完美的,但价格就较为昂贵,碰到很完美又价格低的东西,就要很小心了。

颜色差异:真砗磲外表光洁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泽;假砗磲用白石或粉碎的贝壳粉或白石粉加胶压合而成,雪白无瑕,白得呆板、表面抛光发亮,不自然。

破坏性试验鉴别:通过观察贝壳断面来加以判断,或者用火烧,天然砗磲有种烧石灰的味道,但不是很刺鼻,粉压的砗磲一般是用贝壳粉混合胶水压制而成,烧起来有刺鼻的烧塑料味。

鉴别真假,最可靠的还是上机器,请专业检测机构来验明正身。砗磲的矿物构造以文石为主,具有层状结构,层面清晰而又细密,假砗磲无天然的生长纹,在放大镜下观察没有明显层状结构 。

保养方法

不可接触强酸、强碱,避免重击、碰撞。有污垢时使用牙刷沾点牙膏或中性沐浴乳冲刷干净,用细布擦干,再擦拭一点婴儿油或乳液进行保养。 沐浴或做家事时,请勿配戴。

手饰佛珠

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因此深受佛教界的推崇。砗磲不攀不附,不媚不俗,不同凡响,此吊坠精雕细琢,形同金刚护身,助你修行,养生,练气,护身,平安,是福慧双修,接近自然,通向永生的法门。古人认为「砗磲」具有很强的磁场,可消灾解厄、避邪镇煞、保平安,长期配戴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及感应。


相关视频

很大很大的砗磲

了解海南砗磲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