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百姓健康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姓健康舞

百姓健康舞是中国舞蹈家协会面向社区进行的舞蹈普及活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精心编制了一套普适性强、娱乐性强,并以“有利于身体健康”为核心的社区舞蹈教材。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百姓健康舞

活动性质:自发性的群众健身娱乐活动

理念

健康、快乐、和谐

舞蹈的功能是多元的,通过舞蹈,不但能够强身健体、延长青春,同时,还有修仪表美德操、易风俗、助人伦等诸多伴随作用,因此,和谐社会需要舞蹈,和谐社区需要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身体力行,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号召,针对目前群众自发性舞蹈活动的组织松散无序、舞蹈内容杂乱无章、授课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及时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这套优质的社区舞蹈教材,并筹划建设起快乐舞蹈展演平台,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艺术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根本上推动群众社区舞蹈在质量层面更上一层楼,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达到促进其身体健康的效果、充分自娱自乐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创作背景

在党中央“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下,以“文化惠民”为工作出发点,本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群众舞蹈事业这一工作目标。经过一年的调研和编创,借鉴国际先进的舞蹈治疗理念,编制完成了一套以“有利于身体健康”为核心的,面对广大中老年朋友的系列舞蹈——“百姓健康舞”(2010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月出版)。让广大人民群众舞出健康,舞出激情,舞出风采。

2010年将与各地舞协系统、群文系统、社区系统、社教系统联合推广“百姓健康舞”,计划用几年时间,在全国培养10000名社区舞蹈教师(非职业),建立和注册3000支中老年百姓健康舞团,形成在社会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年参与人次以亿计的、大型品牌性群众舞蹈活动。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切实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实实在在地把“百姓”当作我们的工作中心,发动和组织中国舞协的著名舞蹈家们走进社区、走进公园和广大百姓共同舞蹈。每年都推出新版“百姓健康舞”,与时俱进地为群众舞蹈事业注入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健康、快乐、和谐的舞蹈。

创新主张

1、通过舞蹈促进身体健康

舞蹈有优美的律动和繁多的肢体语言,每天适量的跳舞30—40分钟,能活动全身各个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心脏和肌体的活力,在全面增强体质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专门为“百姓健康舞”编创的舞蹈,以促进健康为基本主张,避免弯腰、跳跃、翻腾、旋转、控制、大幅度的晃摆拧、高抬腿、单腿平衡等困难、危险动作,适用于所有普通群众和业余舞蹈爱好者。

此外,为了切实保证舞蹈的安全性,中国舞蹈家协会将与权威医学机构合作,每个舞蹈抽取10名以上中老年参与者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测,根据测试结果及时、合理的调整教材内容。

2、培训师资以保障舞蹈的安全性

社区舞蹈多是群众自发性活动,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最重要的形式。提高传授者的教学水平,是对舞蹈安全性的有力保障,也对社区舞蹈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中国舞蹈家协会将会专门针对社区舞蹈爱好者和组织者提供培训,由中国舞蹈家协会金牌教师授课,并提供示范DVD;对培训合格者颁发中国舞蹈家协会“百姓健康舞”教师培训证书,并可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舞蹈教师”,在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网上进行公告。

3、完善的组织合作体系

中国舞蹈家协会专门成立了社区舞蹈委员会,形成了打造和推广“百姓健康舞”主导部门和坚实后盾,负责组织社区舞蹈的编创、人员调配、举办展演等各项事务。委员会人员由各地市县舞协、群众文化艺术馆、文化站、社区委员会、街道办事处、舞蹈团队骨干、教师等组成。

中国舞蹈家协会培训学校专门建立“百姓健康舞”编委会,这是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聚集了一批从事编导和民族民间舞蹈、流行舞蹈教学的业务精英,编制了高水平的舞蹈示范教材。

4、设立全面周到的网络服务系统

中国舞蹈家协会特别在“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网”设立专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包括:公告展演活动;永久公告团队人员照片、姓名及获奖情况;表彰先进团队和个人;提供论坛等交流沟通平台;提供道具和服装展示、销售平台。参与“百姓健康舞”的群众可随时上网查询并获取相关信息,十分便捷。

5、搭建“百姓健康舞”展演平台

为让广大群众有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中国舞蹈家协会搭建了符合群众舞蹈特点的、人人均可参与的“百姓健康舞”展演平台。充分利用其作为国家级最高行业协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形成团队、社区、城区、城市、省区乃至全国的多层次、多级别展演模式,促进群众舞蹈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全面丰收。

三大功效

一、“百姓健康舞”可以提高记忆能力:

记忆一个8位数的电话号码,有8个记忆点。记忆一段舞蹈是非常复杂的,要记忆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路线,要记忆音乐节奏与动作的对应关系,要记忆视线和身体方向,要记忆动作的力度,还要配合情绪,记忆点多到很多人认为自己根本就不能跳舞,学舞蹈是件很困难的事。

记忆点也分为难、易点,例如:人在行进中,迈出左腿一步,右腿自然跟进一步,迈步是一个记忆点,那个腿跟进第二步就不是记忆点;舞蹈中向前走四步,走步是个容易的记忆点,节奏、手臂和视线方向的配合是难点。一个舞蹈是否容易学会,取决于难、易点的设计。“百姓健康舞”在编创时,有意减少了记忆的难点,例如:AB两段舞蹈只需要学习A段,因为B段是完整重复,减少了一半的记忆点;舞蹈动作的设计尽量减少身体各部位配合的难度;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上减少频率上的变化,每个舞蹈基本保持一种频率,减少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的变化;在整体难易度上形成ABCD级别的坡型提升,合理地控制记忆难度。

用进废退,当中老年人不在工作岗位上负责、处理事务的时候,强迫记忆就逐渐弱化,好像没有什么非记不可的事情,这时候人的记忆力就开始退化,当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并有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德国的“华尔兹疗法”经过多年验证,发现舞蹈是一种防止和延缓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

二、“百姓健康舞”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舒缓的有氧运动:

骨质疏松、肺活量、肌肉活力、身体柔韧性都限制了中老年人不适宜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身体的运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是自然规律。

“百姓健康舞”严格遵循了这一规律。每天舞蹈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每个级别编制的13段舞蹈,根据喜好使用10段,约25分钟左右,加之中间休息调整,恰好是规定的运动时间,达到身体发热但又不大汗淋漓,血压和脉搏不出现大的变化,在自然环境中,充分吸收氧气,使身体在舒缓中得到锻炼,这是“百姓健康舞”适宜中老年人运动的重要指标。

三、“百姓健康舞”是一种和谐的社交活动:

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网络信息化减少了社交活动,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中老年人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营造社交圈,舞蹈的群体活动特性给营造社交圈创造了条件。

“百姓健康舞”的简单队形也需要相互间的配合,有配合就有交流,就可以形成团体。每10个人就可以向中国舞蹈家协会申请注册成为一个健康舞团,舞团可以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展赛活动,让闲散在家的个体又一次进入充满活力的团队组织中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法。为健康而舞,为荣誉而舞,为快乐而舞。

编创特色

基本原则

面向所有人民群众,针对社区舞蹈普及,以促进身体健康为核心理念,精心甄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并广泛流传的经典歌曲,编制一套舞种风格多样、富有生活情趣、难度要求适中、适合广场锻炼和展演的高质量教材。

1、无需任何舞蹈基础,避免一切危险和高难度动作,舞蹈语汇优美,元素鲜明,具有时代气息和娱乐性,简单易学,力求使广大群众都能很好的驾驭和掌握。每一个舞蹈的时间长度和节奏快慢都进行严格控制,运动量经过精密测算,切实保障了安全,让所有参加“百姓健康舞”活动的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愉悦的舞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让舞蹈为社区生活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群众文化生活定将更加精彩纷呈。

2、舞蹈队形和动作编排适合广场学习和使用,队形变化简单,舞蹈动作编排规整,旨在达到整齐、美观的视觉效果。在舞台展演时,可以便捷地调整表演方向即可满足展演的需要。

3、根据舞蹈难度分为A级B级两个级别,均适用于广场学习和使用。B级提高了表演性,体现了一定水平的艺术修养。为了丰富教材内容,每年都将推出新的版本,例如:2010版A级、B级;2011版A级、B级。组织传授者届时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也可循序渐进,由A到B分层次、有步骤的教授。

4、“百姓健康舞”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尚性,内容丰富多彩,歌曲大都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张弛有度。例如:有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太湖美”、“我和我的祖国”;有独具风格的地方民歌如“龙船调”、“吉祥谣”;有幽默诙谐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有朗朗上口的舞厅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前生缘”;还有激情振奋的军旅歌曲“军歌声声”、“鱼水情”…….歌舞,从古至今就是群众十分喜爱的娱乐形式,从古代的“踏歌起舞”到如今的“载歌载舞”,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中国舞蹈家协会希望广大群众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快乐舞蹈,达到心情舒畅,自娱自乐,健康体魄的效果,并培养起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5、长期参加“百姓健康舞”活动超过3个月的群众均可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颁发的“百姓健康舞”级别证书,并赠送精美的“百姓健康舞”徽章。

目录

2010版A级教材

1、洗衣歌

训练功效:舞蹈中的跺踏动作,有益于脚部与小腿血液流通,利于血液循环至脚底末梢,配合喊声,吐故纳新,有益提高心肺功能。

2、越来越好

训练功效:通过手掌拍打身体各个部位,振荡气脉,促进血液循环,舒经活络。

3、和气生财

训练功效:跺脚有易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手拉手的圈舞形式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亲密感。

4、军歌声声

训练功效:军体拳与舞蹈的结合,一方面展示军旅气质,挺拔身姿,另一方面锻炼肌肉的控制能力,收放自如。军人般响亮的口号声,释放激情,有益于呼吸和心肺功能的提高。

5、粉红色的回忆

训练功效:运用安徽花鼓灯风格的舞蹈动作,通过身体韵律与扇子和舞步的配合,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能力。

6、虹彩妹妹

训练功效:带有印度风格的舞蹈,大量的膝关节的舞蹈动作,提高下肢运动的灵活性。

7、划船歌

训练功效:扭腰顶胯动作可以放松腰部肌肉与韧带组织,加强腰部的血液循环,舒缓腰肌疲劳,从而起到强腰壮肾的作用。

8、欢天喜地

训练功效:甩手运动在汉朝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健身方法。这个舞蹈与甩手运动相结合,充分活动了肩、肘关节,促使手臂振动,有助于人体经络气血的循环与通畅。

9、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训练功效:搓步动作训练下身与上身的配合,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骨盆摇动、胯部扭摆对减少腹部赘肉有益。

10、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训练功效:膝关节是支撑人体的重要部位,经络的必由之路,其周围有着丰富的神经和韧带组织.藏族舞蹈特有的颤膝动作使膝关节得到放松和锻炼,可达到舒筋利节,通经活络的作用。

11、乡恋

训练功效:连续不断的慢四舞步与节奏,提高动作的记忆能力,舒展身体,上下身的动作配合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12、大地飞歌

训练功效:手臂的弧线动作带动肩部最大限度的活动,使整个手臂、肩部和腰部得到放松和运动,蹬腿动作改善腿、臀线条,锻炼腿部的肌肉。

13、雁荡谣

训练功效:运用中国古典舞特有的韵律,调节呼吸频率,舒展身姿,锻炼腿部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美感表现力。

2010版B级教材

1、天天好时光

训练功效:通过东北秧歌热闹的舞蹈氛围,释放欢快愉悦的心情,锻炼手腕与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前生有缘

训练功效:在舞蹈中舒展手臂,提高腿部的控制能力在舒缓的节奏中调节气息。

3、吉祥谣

训练功效:舞蹈利用了藏族民间舞的拖步和膝盖的屈伸,锻炼腿部的肌肉拉伸及负重能力。大声的呼喊释放激情,有助于呼吸顺畅。

4、金风吹来的时候

训练功效:运用傣族舞最具特色的勾踢步动作,使膝关节得到锻炼。傣族舞特有的韵律和舞姿,有益于培养身体的舞蹈美感。

5、幸福山歌

训练功效:苗族舞蹈特有的韵律带动腹部呼吸,有益于调整气息。脚踝、膝盖、背部、胸部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平衡能力的提高。

6、太湖美

训练功效:通过优美舞姿和动态流动,加强手脚协调能力,利用三面舞蹈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优美的身段、提升高雅的气质。

7、红月亮

训练功效:拍打动作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身方法,可以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发达肌肉、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三步一吸动作节奏欢快,舞步运动增加摄氧量,促进呼吸,提高心肺功能。

8、鱼水情

训练功效:舞蹈烘托出一种热烈向上的氛围,一边舞动一边喊着口号,形成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和谐气氛。宣泄情绪的同时提高肺活量,多次反复的动作有助于防止记忆减退。

9、玫瑰玫瑰我爱你

训练功效:舞步、扇子、胯部、方向锻炼了身体的整体协调,有助于提高动作与节奏的记忆能力,收腹、立背、挺胸有很好的塑身效果。

10、龙船调

训练功效:舞蹈给人一种活泼开朗的感受,创造心情舒畅的氛围。推船动作最大限度拉伸手臂、背部及腰部的肌肉,使身体肌肉线条塑造和锻炼。

11、蝶儿飞

训练功效:中国古典舞蹈的独特韵味有效调整呼吸与动作之间的配合能力,使之呼吸顺畅贯穿始终,优雅、舒缓的舞蹈有益于调整血压和脉搏。

12、一杯美酒

训练功效:通过维族舞蹈典型的体态特点,使腰部得到挺拔锻炼,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塑造身体曲线。

13、渔舟唱晚

训练功效:运用太极拳中白鹤亮翅、野马分鬃、渔舟唱晚等典型动作,“以意引气,以气运身”,结合中国古典舞手、眼、身、步和气息方法,有益于调和阴阳,疏导气血,通畅经络。[1]

参考文献

  1. 百姓健康舞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