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颈鸦 |
中文学名:白颈鸦 |
白颈鸦
又 名 : 白颈鸦,为鸦科鸦属的鸟类。
中国分布 :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福建、广东
物种产地 : 中国。
保护级别 : 2004年,于世界自然保育联盟红皮书评级已调升至“近危”级别。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201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物种特征
白颈鸦颈部有白色羽毛,雌雄同色属。嘴、跗跖、趾、爪均黑色。
“湿地依赖”品种,文献记载其分布于南中国及越南北部地区,白颈鸦属“留鸟”,若被捕杀或生境受到破坏,该地域不会再有白颈鸦出现。[1]
成鸟
的后头、翕的上部延伸至上胸白色,这些白羽基部灰色,羽轴亦灰色;其他体羽黑色;喉羽披针状;头和喉闪淡紫蓝光泽。
初级飞羽
外翈闪淡绿光泽。
幼鸟
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白色部分不著,而显土黄或浅褐色;黑色部分暗纯,且无紫绿色闪光。
虹膜
虹膜褐色。
鸣叫声
鸣声较其他鸦类宏亮,常边飞边叫,似“kaar-kaar”声。栖止时,多伸颈鸣叫。
栖息环境
于平原、丘陵或低山、也见于海拔2500m 左右的山地、多栖于开阔的农田、河滩和河湾等处以及筑巢于高大树上。[2]
主要于鱼塘、红树林等地栖息。[3]
生活习性
白颈鸦多单独行动或成3-5只或10馀只的小群。
清晨飞到田野觅食,晚上很晚才飞回村旁或林缘的树上过夜。在地上觅食时常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不时扭头向四处张望。[4]
性机警,比其他鸦类更难接近,见人走近,离很远就飞走。
觅食
繁殖
繁殖期3-6月。通常营巢于悬崖崖壁洞穴中,也在高大乔木的树洞和高大建筑物屋檐下筑巢。
筑巢
成群在一起营巢,有时亦见单对在树洞中或树上营巢的。巢外层为枯枝,内层为树皮、棉花、纤维、羊毛、麻、人发、兽毛、羽毛等柔软材料。
孵化
每窝产卵2-6枚,多为3-4枚,卵色淡蓝绿,具橄榄褐色条纹及块斑,卵的大小为31-35毫米×21-2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