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頭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頭鶇
Island Thrush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Hiyashi Haka拍攝

基本資料

學名     Turdus poliocephalus

目/科/屬  雀形/鶇/鶇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17-25cm/40-86g

別名:島鶇,雌雄略異。臺灣特有亞種niveiceps。虹膜褐色。嘴黃色。腳黃黃色。

  • 雄鳥:  
  1. 頭至頸全白色,體背及尾羽大致黑色。
  2. 上胸黑褐色、往下色漸淺,腹栗褐,尾下覆羽白色具黑褐軸斑。
  • 雌鳥:  
  1. 頭至頸非全白色,耳羽及喉夾雜暗褐色斑,凸顯出明顯白粗眉線。
  2. 頭頂至背欖褐,翼、腰及尾羽黑褐色。
  • 亞成鳥似成鳥,但羽色較黯淡,體背有白斑色,腹面具暗色鱗斑。

棲地&習性

中海拔闊葉林。

性羞怯。結小群活動。冬季常與其他東混群。

雜食性,蝸牛蠕蟲昆蟲(包括甲蟲蠅幼蟲),無足綱動物蟎蟲蜘蛛;還有小水果,漿果和種子。[1]

繁殖

菲律賓4月至5月,婆羅洲有繁殖條件的鳥類2月,3月,6月和10月;2月至3月;爪哇2月至9月使用;[2]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一般在清晨或傍晚,一系列響亮,清晰的悠揚鳴聲。告警時發出連串低沉粗啞「chak、chak、chak」。空中飛行時發出尖細「滋-」聲。

外觀相似性

  • 紅嘴黑鵹白頭亞種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leucocephalus 外形似本種,但科別不同,形態也不同,嘴及腳均紅色。

分佈

分佈 蘇門答臘島。爪哇。爪哇島的山脈。菲律賓北部(呂宋島)。內格羅斯(菲律賓菲律賓)。棉蘭老島西北部的馬林當山(菲律賓)。棉蘭老島東南部的阿波山。基納巴盧山。蘇拉威西島帝汶東帝汶(E帝汶)。新幾內亞山脈。新幾內亞東北部的Huon半島山脈。新不列顛。新愛爾蘭。聖馬蒂亞斯。D'Entrecasteaux群島。 Kolombangara I,在C 索羅門群島瓜達爾卡納爾島聖克魯斯島瓦努阿圖。塔娜(在瓦努阿圖)。新喀裡多尼亞。維提島,Ovalau,Yasawa,科羅。卡達武,在斐濟。斐濟瓦努阿島。位於斐濟的塔韋烏尼(Taveuni)。薩摩亞(薩瓦伊,烏波盧)。E蘇拉威西,塔利亞布(蘇拉島),菲律賓在Sibuyan,Panay和Mindanao(Mt Busa)上,也可能是新幾內亞。[3]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白頭鶇 / Formosan Thrush / Island Thrush
白頭鶇Turdus poliocephalus(Island thrush)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