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面馍(张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面馍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白面馍》中国当代作家张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白面馍

每年清明节和旧历十月一日,是家乡的人给仙逝的亲人上坟的节日。按照当地习俗,亲人殁后前3年,上坟的供品都得有鱼有肉有酒。3年以后,供品就不那么讲究了。再以后,就不用带供品了,只到坟前烧点冥币,磕上三个头,添上三锨土,哭上几声,悼念一会就可以了。

李平上坟却与众不同,他每次都不忘记带上3个白面馍。鸡鱼肉肘水果多少都可商量调剂,但白面馍却是必须的。自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年年如此。他的这种做法源于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李平爹死的时候,李平还小。他听娘说,他爹是因为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得病死的。临死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就是不咽那口气。李平娘把嘴靠近他的耳朵问他:“孩子他爹,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李平父亲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有气无力的哼咛:“我想吃个白面馍!”“哎呀!”这可把李平娘吓了一惊。

一根肠子挽着半根的年月,吃糠咽菜都填不饱肚子,谁家有白面馍啊?多少年都没人蒸过白面馍了,上哪里弄白面馍去?不过为了满足李平爹临终这点要求,李平娘还是说:“好,我给你借去。你等着。”她走出家门,来到街上挨家挨户借白面馍。那时候家家都缺粮断顿的,谁家能有白面馍?她也就是怀着一种侥幸心理挨家挨户的借。企望万一谁家有出嫁的闺女来看望爹娘,带白面馍来(那时候白面馍就是最好的礼物),兴许就能借到一个半个的白面馍,也就满足了李平爹最后的愿望。可惜她借遍了庄也没借着一个白面馍。最后有人告诉她说:“你上队长家去看看,我看见他家小孩吃白面馍来。”“哎,对了,你看我真是糊涂了。”李平娘这才醒悟过来。那时候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队长、会记、保管员,一人一身人造棉,有青的,有蓝的,贪污盗窃社员的;得罪了队长没好活,得罪了会记用笔挫,得罪了保管吃秤砣。队长、会计、保管员这三支干部是生产队这级基层核算单位的实权派,每年工值多少钱,社员们分多少口粮他们说了算。谁家没粮食,这些干部家也有粮食。李平娘来到队长家,队长妻子寒风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见李平娘来了,停下手问:“二嫂,二哥好点了吗?”李平娘满面愁容的说:“唉——没好头的病了,还差一口气,想吃个白面馍,妹妹你要是有白面馍,就先借给我一个。”寒风站起来就想回屋给李平娘拿白面馍。可是瞬间她就想到:我平时蒸个白面馍都是给孩子和他爸偷偷的吃,她怎么知道我家有白面馍,她这不是明着说我家孩子他爸贪污了队里的粮食吗?”想到这里,她刚刚站起来的身子又慢慢坐下了,没好气的说:“二嫂,你怎么知道我家有白面馍,一样分粮食,您家没有白面馍,我家就有了?你这不是给我孩子他爸栽赃吗?赶秋后你还想分粮食不?”她这一说,可把李平娘吓得不轻,队长妻子的话转到队长嘴里就是“圣旨”。她赶紧把满脸的悲哀换上一副尴尬的笑脸说:“寒风妹妹,你可别多想了,我是挨家挨户借的,可不是专门来你家借的。”李平娘说着话就往回走。寒风在她背后小声说:“哼,我要是借给你,那不是傻瓜吗?”李平娘再也不敢到会计、保管家借白面馍了。她空着两手回到家里,不用说没借到白面馍,李二父亲也知道了,待了一会就含着遗憾咽了最后那口气。

改革开放以后,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面馍。白面馍多得吃不清,自己发面蒸的白面膜又白又大又暄腾,年轻人拿起白面馍,不用就菜,也吃上几个。李平娘活着的时候,每次给李平爹上坟都要带上白面馍。李平娘临死的时候给李平说:“平儿,我死后,你上坟,也别忘了给你爹带上白面馍!”李平谨遵母亲的遗嘱,每年给父母上坟,都不忘记带上白面馍。[1]

作者简介

张强,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