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瑞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瑞雪 | |
---|---|
出生 | 1977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在新华社从事军事新闻采编 |
白瑞雪(Bai Luei Xue) ,女,1977年生,语言学硕士。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从事军事新闻采编工作至今。
采访经历
参加了"两会"、抗击"非典"、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嫦娥工程等报道和美军关岛演习报道,"和平使命-2007"上合军演、党的十七大等战役性报道,华益慰、方永刚、济南军区"铁军"师、宁夏军区给水团等重大典型的报道,2013年10月参加海军"机动-5号"军演报道。采写各类稿件上千篇。[1]
个人荣誉
连续两年获得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首都女记协优秀新闻作品奖等。
2007年获得第八届"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
主要事迹
'一、书写重大,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把握中培养大局观和个人风格
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白瑞雪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新闻的"门外汉"成长比较成熟的新华社记者,并形成了一定的个人风格。
"两会"、抗击"非典"、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六号飞行……在重大事件现场,白瑞雪第一时间内发出了大量快讯、消息和深度报道。其中,《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直击神舟六号发射583秒》、《中国航天人的差距观》等稿件被媒体用户称为现场报道和正面报道中的精品之作。
在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的宣传中,白瑞雪勇挑重担。2006年报道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时,她和同事写作的《大医有魂--记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就这样被您感动--新华社记者写给华益慰大夫的一封信》等稿件笔触细腻、感人至深,被媒体用户评价为"在此次报道起到了龙头压阵的作用"。2007年报道政治理论教授方永刚时,她和同事采写的《使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生命之约》、《源泉--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力量之源》等稿件被《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媒体在头版头条采用,受到了军委领导、中宣部和总政治部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获得此次报道活动特等奖。
二、放眼全球,以军事记者的战略视野记录中国军队的发展之路
白瑞雪用《中国军事演习全面"赶考"》《中国首次公布核战略》等优秀稿件,记录着人民军队的新进展、新跨越、新变化。
她善于利用外语特长,打通国内与国际两个平台,力争成为一名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军事记者。她和同事取得的《中国军队海外媒体形象调查》的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全国、全军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在伊拉克战争、世界军人运动会、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和平使命"上合组织联合军事演习等国际性报道中,她大胆策划、深入采访,写作各类中英文稿件上百篇,其中《日本投降全记录》、《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等稿件媒体采用近两百家,创造了该次报道中新华社稿件采用率的最高纪录。
2006年美军在关岛举行的"英勇盾牌"军事演习中,她作为中国观摩团唯一的一名文字记者和整个演习中唯一的女记者前往关岛观摩演习,在短短的三四天里发回了数万字的公开报道,受到总政治部、新华社领导和媒体用户的好评。
三、全心投入,把每一次采访都当作自己的事业追求
2004年的"寻访健在老红军"大型报道中,她带领川陕方向采访小分队50天跋山涉水几千公里,寻访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白瑞雪和同事们的艰苦努力下,这次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寻访老红军行动获得圆满成功,并因其特有的抢救性和人文性被相关专家评价为"填补了长征史和新闻报道的空白"。
在2005年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报道中,她和同事们走遍全国,寻访了数百位抗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写出了真实权威、感人至深的稿件数百篇;在2005年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报道中,她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在飞船胜利返回后几乎昏厥……
"在新时期军事新闻报道的史册上留下自己富有个性的标签。"白瑞雪以此为座右铭,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参考资料
- ↑ 爱太空白瑞雪:卫星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天基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国网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