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疾病古今说(袁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疾病古今说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疾病古今说》中国当代作家袁坚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疾病古今说

疾病是人体失去健康的状态。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现在我们时常这样说。但是在古代,疾和病是有分别的;一般的病叫疾,严重的病才叫病。《论语·述而》有“子疾病,子路请祷”的记载,《论语·子罕》又有“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的记载,都是说孔子病得很厉害,因此他的学生子路要替他祷告天地和准备丧葬后事了。

疴也是病,养疴就是养病,沉疴、宿疴指积久难治的病。痼和沉痼,都是长期不易治愈的顽症, 也比喻难改的嗜好或习惯。

恙字兼有疾病、优患两义;无恙就是无病无忧,可作互相问候语。后来恙字多指病;有病为有恙;小病为微恙;别人有病,敬称贵恙;自已有病,谦称贱恙。

《孟子.公孙丑下》说:“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礼记·曲礼下)说:“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日某有负薪之忧。”采薪之忧是说因病不能打柴,负薪之忧是说因病不能背柴:后来两者都用作自称患病的婉词。至于违和,则是称他人患病的婉词,意思是说身体因欠调和而不适。

河鱼之疾指腹泻,也简作河鱼,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霜露之病指感冒,即因感受寒凉而引起的疾病,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恶疾指肢体或器官方面的缺陷;末疾指手足瘫痪。

《左传·成公十年》记载着一个故事,说是晋景公病重,秦桓公派了一位名医去诊治,医生还未到,晋景公夜里梦见两个小孩(二竖)在对话。一个说:医生来了,一定要加害于我们,我们还是趁早逃走了吧,另一个说:不用害怕,我们住在盲之上,膏之下,再好的医生也奈何我们不得。古人把心尖脂肪叫做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做盲,说膏盲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因以二竖作为病魔的代称,以病入膏盲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病在骨髓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则寓言,说是名医扁鹊多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有病要及早医治,蔡桓公不相信,终因病情日渐恶化而死亡。书中记扁鹊的话说。“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意恩是说,病在皮肤,用熏蒸和热敷的方法能够达到,病在肌肉,用针刺的方法能够达到:病在肠胃,用饮服汤药的方法能够达到;病在骨髓,那是司命神所管的事,作医生的就无能为力了。后以病在骨髓形容病症之不可救药,与病入膏盲同义,也比喻局势恶化,无法挽回。

在文言文中,生病有染疾、婴疾、抱病、罹病等多种说法。病笃是说病重;病革(ji)是说病危;病间(jian)是说病情好转;大渐是说病势加剧;弥留是说病重将死。痊、瘥(chāi)、 瘳(chōu)都是病已整愈的意思;霍然形容病愈之速。

最后介绍来源于《礼记》和《仪礼》的几个典故。

一个是易箦,说的是曾子临终时更换床席的故事,见于《礼记.檀弓上》。管子未曾做过大夫,而他所睡的床席是只有大夫才能使用的,所以他临终时要他的儿子把床席换掉,以与自己的身份相应,等到床席换过,他还没有安下身子,就一命鸣呼了。后以易箦表明人之病危将死。

一个是搬瑟,见于《仪礼,既夕礼》,本意是说撤去琴瑟,使病者安静,且示敬意,后用以称人之病危将死。

一个是属纩(kuang),见于《礼记,丧大记》。纩是新的丝绵,属纩就是用新丝绵放在病人的鼻前,验其是否断气,后来也用作病危将死的代称。[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