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擾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物擾動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生物擾動(bioturbation)是指沉積物的原始膠結和構造被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活動所破壞的過程,即動物對其周圍沉積顆粒所進行的攪動、混合和破壞,包括可以鑑定和無法鑑定的各種潛穴、足跡和移跡。過去對生物擾動程度的描述一直停留在定性階段。
Droser和Bottjer(1986年)首次正式提出了半定量劃分生物擾動等級的方案,共分六級。第一級:無生物擾動,地層保持原始沉積層理;第二級:遺蹟化石清晰可辨,至多10%的原始沉積層理被擾動;第三級:遺蹟化石基本可辨,但潛穴局部相互疊覆,10%~40%的原始沉積層理被擾動;第四級:原始沉積層已難以辨認,40%~60%的原始沉積層理被擾動;第五級:原始沉積層已完全破壞,但潛穴依然可以觀察到;第六級:原始沉積層因擾動而徹底均一化。
在貧營養的冷水高山湖泊中,大量的小搖蚊生活於受許多河叉支流作用影響的淺水地區,而大搖蚊則喜歡生活在深水區。這些底棲生物群對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如含氧條件、pH、Eh)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即使控制這些環境的因素稍有變化,也將擾亂這些底棲群落的正常生活條件而強烈影響其成分和數量;在深凹陷區,易造成缺氧環境,致使底棲動物群瀕於死亡,而且其水流型式、沉積速度、沉積類型以及沉積物的成分等,都可能發生不同的變化。這就意味着生物擾動,既有水平方向的變化,也有時間性的變化。
參考文獻
- ↑ 【愛我中華】中國智慧到底有多贊?,搜狐,2019-11-16
- ↑ 漢字之美--最美解析這些你熟悉的漢字,搜狐,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