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199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城镇属于毛里塔尼亚,建造于公元十一和十二世纪,是贸易和宗教的中心,为经过撒哈拉沙漠的商队提供服务,并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中文名 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
外文名 Ancient Ksour of Ouadane, Chinguetti, Tichitt and Oualata
类 别文化遗产
入选时间 1996
遗产描述
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位于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也被称作古代商队城市或商贸城镇[1]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四个古镇,其中瓦丹和欣盖提位于毛里塔尼亚中部的阿德拉尔省(Region de l’Adrar),提希特位于中南部的塔岗省(Region du Tagant),瓦拉塔位于东南部的东霍德省(Region du Hodh Echchargut)。这些城镇的发展与11世纪贸易之路的发展息息相关。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 (iii)(iv)(v),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遴选依据标准(iii):商贸古镇为沙漠环境中的游牧文化和贸易提供了独特的证据。他们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古镇建立在与马格里布和苏丹国(“bilad es-sudan”意为:黑人的土地)接壤的沙漠环境的辽阔的土地上,从浓烈的宗教和文化生活折射出它们是商路上繁荣的中心。遴选依据标准(iv):古老的商贸城镇是典型的中世纪城镇,集中展示了人类建筑历史中七个世纪的杰出范例。它们包含原始的和装饰性的石头建筑,并呈现典型的撒哈拉沙漠商贸城镇风格,特别是与环境完美的融合。他们的城市结构密集而紧凑,庭院房屋外墙之间小道狭窄而弯曲。遴选依据标准(v):这些生活历史悠久的城镇是人类传统居住区的杰出典范,也是原始和传统占领空间模式、极有代表性的游牧文化和沙漠环境中长途贸易现存的最后证据。由于这些特殊的特点,仓库的建立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货物,城镇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和思想的辉煌家园。
遗产简介
四座城镇位于广大沙漠区域的中部,地处肥沃山谷的边缘,绿洲的内部。所有的城镇位于连接伊吉勒(以它的岩盐矿闻名)和通布图(Timbuktu)商路的重要交汇点上,也是重要的贯通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路线。城镇大约建于公元12世纪以前村落的废墟上。历史上是宗教、文化和商业中心。这些城镇建造于十一和十二世纪, 是贸易和宗教的中心, 服务于经过撒哈拉沙漠的商队, 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人们出色地保存了十二到十六世纪所建的城镇。 沿着狭窄的街道是拥挤的带有天井的房子, 环绕着一个有正方形尖塔的清真寺。 这展示了具有西撒哈拉游牧文化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人们出色地保存了公元十二到十六世纪所建的城镇。沿着狭窄的街道是拥挤的带有天井的房子,环绕着一个有正方形尖塔的清真寺。这展示了具有西撒哈拉游牧文化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城镇衰落的原因
这些城镇建造于11和12世纪,四座城镇位于广大沙漠区域的中部,地处肥沃山谷的边缘、绿洲的内部,所有的城镇位于连接伊吉勒(以它的岩盐矿闻名)和通布图商路的重要交汇点上,也是重要的贯通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路线。城镇建于以前村落的废墟上,历史上是宗教、文化和商业中心[2] 。数个原因导致了这些城镇繁荣状况的衰落:商旅之路的转移,大城市中心的欧洲贸易区的开辟以及撒哈拉贸易的逐渐放弃——就像放弃游牧生活方式一样。由于几个因素打破了现状:商队线路转移、城市中心和欧洲贸易商埠开放、撒哈拉贸易逐步放弃。同时,盐业生产的衰落、流行严重的疾病、撒哈拉战争(1975—1979)都导致了当地人口的减少。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这些城镇建造于公元11世纪和12世纪,是贸易和宗教的中心,为经过撒哈拉沙漠的商队提供服务,并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人们设法保存了公元12世纪到16世纪所建的城镇。沿着狭窄的街道是拥挤的带有天井的房子,环绕着一个有正方形尖塔的清真寺。这展示了具有西撒哈拉游牧文化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视频
德国的典型巴洛克风格建筑维尔茨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