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鲁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鲁彦(1901年-1944年),原名王衡,字返我、忘我:笔名王鲁彦[1],浙江镇海人,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20年代初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大受裨益,开始创作时遂用笔名“鲁彦”以表达对鲁迅的仰慕之情。1930年,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 。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在极不安定的生活中迎来了文学创作的丰收期。采用浪漫、象征等不同手法进行创作探索,逐渐成为乡土写实派的一位重要作家。

游子之心

在王鲁彦的心灵和创作中,浙东乡土占有重要位置。当他流徙异乡时,故乡的雨,故乡的天,故乡的山河与田野,故乡的钓鱼方式与情趣,故乡那蔚蓝中衬着整齐的金黄菜花的春天,藤黄的稻穗带着可爱的气息的夏天,蟋蟀和纺织娘在濡湿的草中唱着诗的秋天,小船吱吱地触着沉默的薄冰的冬天,还有那故乡的杨梅———奇异的形状、可爱的颜色、甜美的滋味,无一不令人相思的杨梅……那让他魂牵梦萦、游子思归的故乡,不时溢于笔端,呈现出一幅幅明艳的浙东乡土景象。作家那孤独寂寞的游子之心得以慰藉,也让无数读者泛起清冽而甜蜜的乡愁。

他以朴实而冷隽的笔触描绘出那个时代浙东农村的社会生活画卷。这里看得见军阀混战带给社会的阴郁氛围,看得见小生意人在外来工业文明冲击下走向破产的满面悲哀,看得见包含着亲情和愚昧的古老的冥婚民俗,看得见乡民面对天灾的无可奈何与荒谬举措,也看得见农村青年的正直善良、多才多艺,看得见底层社会愤懑的爆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从整体结构到细节描写,都饱含着作者对社会矛盾的焦虑和对人民的同情。王鲁彦富于个性的乡土写实,当时就赢得了鲁迅茅盾等“五四”新文学前驱者的肯定,后来也得到文学史家的高度赞扬,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中称之为“乡土写实流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2]

创作作品

王鲁彦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抗战前夕,重要作品长篇小说《野火》出版,作品描写了江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走向自发反抗斗争的真实图景。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为抗战后期大后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194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我们的喇叭》。《听潮》是王鲁颜的一篇很好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鲁彦. 鲁彦乡俗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 
  2. 秦弓. 王鲁彦的游子之心. 人民日报. 2004-11-09日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