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的祭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权的祭典》,作者: 廖宜方,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副标题: 传统中国的帝王崇拜,出版年: 2020-3,页数: 516,定价: NTD690,装帧: 平装,丛书: 史学丛书,ISBN: 9789863503934。
读书,可以治愚启智,修身进德,是一种修养方法,是一种心灵沐浴。古人云:“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1]。”冈察洛夫[2]说:“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限发展。”读一本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好书,如同和一位品德高尚的哲人进行对话,能给你以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
内容简介
传统中国当权在位的皇帝,尊崇的对象之一是他在历史上的“前辈们”,即前朝的历代帝王──始于最久远的三皇五帝,直到前一个王朝的君主。举行典礼,向这些帝王献祭,是重要的国家祭典之一。
这种“帝王祭”,萌芽于五世纪末,七世纪成为官方典礼,并一直延续到1911年,有著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为了向历代帝王展现自己的诚心,从拓跋宏、李世民、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到康熙、雍正与乾隆,众多赫赫有名的皇帝都参与了这项祭典的建构与转型:建立帝王系谱、行旅谒陵、定期陵祭、修陵建庙、国都建庙……。直到今天,中国北京还有一座宏伟的历代帝王庙。倡议建此庙的,是皇帝;在庙中献祭的主体,也是皇帝;祭祀的对象,则是他的一百八十八位“政治祖先”(political ancestors)。
这些身处不同时代的当权皇帝,在这项仪式中想要为自己的权力祈求什么?本书作者以扎实的史料、精采的笔法,将历史事实雕塑出故事的形貌;把分析和解释,技巧地融入叙事中。同时,作者不忘探究其深层意义:这些当权皇帝,是如何想方设法与王权的根源和传承者,建立跨越时空的连结。阅读本书后,当读者再次经过中正纪念堂、游览慈湖或中山陵、看到官员遥祭黄帝陵的新闻时,当会发现不同时代、不同政治态度之下,如何处理这些符号的问题,竟是如此地形质相类。
作者介绍
廖宜方
台北淡水人,1973年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自2011年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著有《图解台湾史》、《唐代的母子关系》,《唐代的历史记忆》。译有《金钱城市》。
参考文献
- ↑ 关于读书的名言,阅来网,2015-01-11
- ↑ 冈察洛夫及其作品研究,道客巴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