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志良 | |
---|---|
] | |
出生 | 1958年01月01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乒乓球运动员 |
王志良,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健将。河北安新人。1958年入天津队。同年被选入国家队。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与张燮林合作)冠军、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与张燮林合作)亚军。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
个人生活轶事
相似的初衷,相异的道路
王志良1941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父亲曾参加过游击队,华北解放之后,全家就搬进了天津。从一个小乡镇走向大城市,着实让王志良开了眼。上了小学之后,他第一次见到乒乓球,好动的他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但那时候球台难觅,一块木板,几块砖头,王志良就这样自制了属于自己的球台,玩得不亦乐乎。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志良发现了一个叫做“少年之家”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少年宫,他被热闹的氛围所吸引,于是每天放学都跑去打乒乓。王志良发现,那里的小朋友球打得都很好,索性就申请加入“少年之家”的乒乓球班。“当时的老师就是一个组织者,也不是专业的,大家就是在一起玩,刚开始时水平一般,玩着玩着水平就提高了。”小时候的王志良只是单纯地觉得乒乓球好玩,至于是否热爱这项运动,那时的他并不懂。
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的黄玉环对乒乓的喜爱,跟王志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黄玉环的小学老师很开明,学校的大门从来都是开着的,只要想打球就随便你打。黄玉环家离学校很近,她每天都打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吃饭。日复一日,执着的黄玉环球技大长。
1958年,中山市举办了一次万人乒乓球比赛,上至花甲老人,下至稚嫩少年,均可参赛。黄玉环当然不会错过这种热闹。令人意外的是,仅仅是小学生的她竟夺得冠军,即刻引起了中山市体委的重视。“他们和我说,如果你喜欢打乒乓球,你就努力练,我们送你到佛山市体校。”这对黄玉环来说是天赐良机,进入佛山市体校后,黄玉环走上了专业道路。
因为中山与澳门相隔不远,澳门每年的比赛,中山市体委都会叫上黄玉环,就这样,黄玉环的比赛经验也逐渐多了起来。1959年,在长春举办的全国少年比赛,她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由于平时训练就不喜欢穿球鞋,外加比赛场地很滑,黄玉环干脆赤脚上阵,虽然最终没能如愿夺冠,但是这个光脚打球的女孩的拼搏精神,打动了在场的国家队领导,于是,黄玉环被召入北京备战世锦赛。
说起这段赤脚比赛的“佳话”,黄玉环笑了:“她们现在还和我说呢,说当时觉得我特奇怪,我说我这么打能打好成绩,就赤脚上呗。” 坐在旁边的老伴王志良也笑了,“这不算什么,我刚入队的时候还输过女队员呢。”
在“少年之家”乒乓球班“玩”到第一后,王志良终于有机会去参加比赛,没有经过一天系统训练的他与全天津市的少年竞争,犹如以卵击石。“说实话,那时候一看人家水平都那么高,觉得自己的水平太低了,差太多了。”见识过高手之后,王志良回家继续苦练,凭借着自己的机灵和刻苦,他终于等到了代表天津市参加比赛的机会。1958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21城市少年赛,王志良与李富荣、庄则栋等名将同台竞技,最终收获了第6名的好成绩。就这样,王志良进入了天津队,而后又进入了国家队。
刚进入国家队,王志良就遭到当头一棒。他被安排与邱钟惠比赛,而以少年赛亚军身份进入国家队的郭仲恭被安排与孙梅英比赛,结果两位女子选手都取得了胜利,这对王志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发现,虽然在少年赛中自己还可以,但是到了国家队,居然连女孩子都打不过,于是他暗下决心,半年之后把她们全赢回来。
王志良说到做到,不仅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刻苦,还钻研技术,学习削球的旋转变化。1959年王志良改打反胶,他的削球旋转更强了,那时,邱钟惠她们就很难赢他了。
那个年代直板快攻和横板削球两种打法占据着乒坛的主流,王志良属于后者,所以他练进攻的时间就少,另外他的主要任务是陪练,自己练球的机会就更少了,虽然加班加点地补课,但进攻总也达不到高水平。
第26届世锦赛,王志良在单打比赛中被罗马尼亚选手科比赞淘汰了,科比赞非常擅长打削球,在一次访华比赛中,他把中国的所有削球手都赢了。“当时中国横板选手水平还不够,碰到国外的横板选手是很难赢的。”虽然王志良在正赛中被淘汰,但在随后的“安慰赛”(被淘汰选手参加)中,王志良拿了冠军。
那时对于中国的横板选手来说,想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突破两个难关,一是技术上的,二是心理上的。横板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用横板去打欧洲选手,王志良说就像是徒弟打师父,心理上的难关不克服,很难有所建树。时值弧圈球技术从日本传入中国,这对于王志良这种以削为主的打法冲击更大。世界大赛之后,王志良就受伤了,但他还是带伤加入了弧圈球队伍,坚持练了几个月,终于有所成效。
1963年的27届世锦赛,王志良和张燮林配对一路过关斩将,淘汰了很多种子选手,最终夺下男双冠军。这个冠军不仅是中国削球手的首个世界冠军,更是中国乒坛的首个男双冠军。
赤脚比赛的黄玉环初到国家队时大开眼界,见到了许多知名教练,顿时心生兴奋,练球更加投入。“首都是我小时候特别向往的地方,我从小县城来到了北京,是中山市第一个调到国家队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比赛的队员。”26届世锦赛,黄玉环也参加了单打比赛,但同王志良一样,她在冲击16强的时候遭遇日本名将关正子,匆匆结束了自己的首次世锦赛之旅。
相同的目标,相通的心灵
世锦赛之后,黄玉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备战第二届全运会上,她与梁丽珍配女双代表广东队出战。她们最主要的对手是上海的林慧卿/郑敏之。由于对方为削球手,黄玉环直拍快攻打法需要一个削球陪练。就这样,她与王志良相遇了,走近了。
“那个时候我总找他陪我练,他削得好,又英俊又潇洒,他大我三岁,就像大哥哥一样总教我。”就这样,在足智多谋的王志良的指导下,黄玉环越练越好,最终如愿拿下一块金牌,她高兴万分,要知道,她们战胜的可是世锦赛女双冠军。
文化大革命时期,黄玉环被调整回广东队,离开了北京,又回到了她的故乡。1968年的春节,她终于与王志良走到了一起,两人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她又来到北京,陪在丈夫身边帮他排忧解难。
王志良1970年接手国家女队——容国团带过的冠军之师。起初他没少为这事头疼。“当时我和徐寅生一起带队,他很担心,因为毕竟中国队两年没打世界比赛了,手下的队员还没有明显优势。”王志良在还是队员的时候,就自己琢磨新的打法,他尝试用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打了几个月他发现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技术,配以倒板威力无穷。随即他向徐寅生建议,计划着将这项技术教给天分很高的梁戈亮。梁戈亮原来也是打削球的,后来改成全攻,这样的打法正好适合他。
王志良将自己的球板给了梁戈亮,并手把手地教他这种打法的秘诀,果不其然,由于这种特殊的打法,让梁戈亮在上世纪70年代名声大振。
教练做到1973年,王志良被安排到了天津体育局,任职体委副主任。到了新领域,王志良也是干劲十足,只要是和体育有关的,王志良都有决心把它做好,为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一场政治审查,王志良一家不得安宁。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他被审查,我特别不开心,当时我爸爸在香港,后来我们就去了香港。”虽然现在谈到那场风波,黄玉环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当时他们全家人经受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了解。
相伴的晚年,相守的一生
来到香港,两人同样离不开乒乓球。妻子黄玉环在香港大学女队当教练,教业余水平的大学生打球。她耐心地从最基础教起,在一周两练中,让她们有最大的收获。“我觉得带她们一点都不累,我自己也经常和她们打。”黄玉环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看到她带过的学生现在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她很满足。
丈夫王志良则做起了业余教练,在体育馆租个台子执拍开教。听闻原国家队的王教练教球,很多家长慕名而来,都希望能借王教练之手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世界冠军。王志良的一周排得都满满的,让他教球得提前预约。王志良凭借智慧和多年的经验,为香港乒总输送了诸多人才,可谓功勋卓越。
黄玉环到了香港之后,代表香港参加了4次国际元老级比赛,每次都几乎囊括所有冠军。另外,只要看到有业余比赛的消息,她总是第一个报名,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地方的,只要她能参加,就一定去。
“打这些比赛,输赢无所谓,重要的是能见到很多以前当运动员时的老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多好啊,而且每天都打打球,身体也得到锻炼了,人也变得年轻了。”采访临近结束,黄阿姨拉着记者看她刚刚在5月份参加元老杯比赛时的纪念品,在一旁的老伴王志良说:“乒乓球伴随她到现在,就没离开过。她就是特别爱好,都有点入迷了。”王志良还爆料说,刚才参观什刹海体校的时候,若不是他拦着,他老伴就要上去和小队员打去了。听说第二天还有互动活动,黄阿姨兴奋地说:“明天我一定要和队员打打,志良,要不我俩明天一起打。”王志良笑着说:“我可不和你打。”
乒乓让他们结缘,他们和乒乓相守。夕阳西下,室外的乒乓球桌前,一对花甲老人微笑着对视而站,一攻一削挥汗如雨,那将是多美的一幅画面。不知这样的乒坛情侣会羡煞多少旁人,而他们则会沉浸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中,创造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2]
参考资料
- ↑ 王志良个人档案 ,穿鞋人物档案网
- ↑ 乒球108将集训队轶事:王志良与黄玉环的乒乓情缘,新浪网,2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