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大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设计国父纪念馆的台湾知名建筑师王大闳28日晚间于睡梦中辞世。(图片取自于准建筑人手札)[1]原图连结

王大闳Dahong Wang,1917年7月6日-2018年5月28日),原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北京。中华民国建筑师、作家与翻译家,建筑作品以“国立国父纪念馆”及“国立故宫博物院竞图原案”最为知名。

生平

王大闳1917年7月6日生于北京,于上海与苏州长大。父亲是知名法学家王宠惠。苏州景海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南京金陵中学与苏州东吴初中。1930年,随父亲前往海牙工作,进入瑞士栗子林中学(或称夏德乃中学、夏德美中学)就读,1936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原先主修机械,后来改为建筑。1940年因欧洲局势不稳,在父亲安排下赴美。

1941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攻读。1942年哈佛毕业,受驻美大使魏道明邀请,担任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随员。1944年10月,美国杂志《室内》邀约发表作品,1945年1月,作品《城市中庭住宅》(The Atrium Town House)发表。1947年,在上海与陈占祥黄作燊郑观萱陈谦受共同成立五联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王大闳前去香港,1952年春天迁居台北。1953年,在父亲支持下成立“大洪建筑师事务所”。

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学士与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的背景,使他成为台湾第一位完整接受西方现代性建筑教育的建筑师。而在哈佛大学研究所就学时,受教于德国现代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佩斯(之前担任包浩斯校长)与密斯·凡·德罗,也与另两位知名建筑师贝聿铭菲力普·强生是同班同学。

1961年完成台湾大学活动中心暨周边礼堂规画案,1969年二期工程完工。1967年完成登陆月球纪念碑设计案。4月,王大闳因台大活动中心建筑获得第一届建筑金鼎奖十大优秀建筑师,同届获奖的还有陈仁和陈其宽修泽兰沈祖海杨卓成张绍戴

2009年,王大闳因引领台湾现代建筑运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人文思想,带有文化性及艺术性,以及其整体作品对台湾现代建筑发展史的标竿性,获颁第十三届国家文艺奖。2013年又获得行政院文化奖。

晚年因中风卧病在床,2018年5月28日于睡梦中辞世。

缅怀王大闳,华人中最后一位贵族

王大闳,一位一生低调,走过整整一世纪,见证、参与、推动这个世纪里现代中国建筑的大师,5月28日安详的离开世间。在6月9日,王大闳追思会于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国父纪念馆的演讲厅举行,门生、故旧无数,“铁粉”众多的王大闳,让前来追思的人们怀抱满满的忆念,挤满了会场。 文化部长郑丽君,在追思会前亲送‘总统褒扬令’于家属手中。郑丽君也是王大闳的铁粉,当国内建筑界为王大闳昔年的台北建国南路自宅奔走筹资,要重建这座真正把中国建筑的美学与精神,在实用理性里实践的经典,她亦是其中一位大额个人捐款者。其它包括“朴永建设”、“文心建设”等多家企业与多位建筑师群起响应,一齐捐助,让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在台北市政府于北美馆南侧的规画下,得以重现,让我们而今能真正一睹王大闳早在逾半世纪前的自宅设计,兼得中国建筑美学与实用。

追思会里国内建筑界的大老、学者亦齐聚一堂,可以说满室皆是建筑师,加上众多曾与王大闳合作、钦仰他的企业家,例如“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等,“国艺会”董事长林曼丽等多位文化界人士,以及前总统马英九,在此名单中可见到王大闳深远的影响力。 一生不忮不求,家风严谨,从四位子女待人接物的温润,就可见到王大闳立德、立功、立言的缩影。“王大闳建筑研究及保存学会”名誉理事长、台大城乡所退休教授华昌宜在追思会致词时说:“王先生是华人中最后一位贵族。这不是指他显赫家世,而是指他独立的品味和人格。他是我们建筑师中的建筑师。”

在追思会上,马前总统致词时说,自己不学建筑,但对王家非常景仰,一定要向大家介绍王家,尤其,他是王大闳的父亲王宠惠先生的铁粉。从王宠惠的言传身教,就能见到他对王大闳的深刻影响。马英九说,王宠惠是清朝时期第一位拿到国内大学文凭的学生;王宠惠到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博士,1907年,他翻译的(1896年版)德国民法在伦敦出版,为英文译本之首,而且风行50年!1953年,当时美国副总统尼克森访台,还特别拜访王宠惠。因为尼克森在杜克大学法学院求学时,念的德国民法,用得就是王宠惠的译本。此外,王宠惠也是参与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协定”的幕后重要关键者。 王宠惠,是见证民国大时代的智者。而显赫的家世也影响著王大闳,从英国剑桥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顶尖学历与才气,他绝对是一位能在国际上扬名,与同学贝聿铭并驾其驱之人。

但王大闳,选择了在台湾,一座一座,一栋一栋,设计了百馀栋建筑,为这片土地的现代中国建筑美学传播种子。他低调沉潜于台湾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上的建筑,一次又一次的贡献自己的所学。 在追思会上,王大闳长子王守正表示,王大闳曾著一本有著些许自传色彩的科幻小说《幻城》,如今王大闳已经化身为小说中的角色迪诺王子,到他方完成心愿。王守正说:“父亲每天下班回家,总是优雅、幽默,从不谈工作上的琐事,直到自己成为执业建筑师,才听到了原来他在这一行曾经遭遇到的很多挫折。父亲化身为迪诺王子走了,我们不要带著忧伤的心情。感谢文化部、台北市文化局、文心艺术基金会、典藏艺术家庭、王大闳建筑研究及保存学会的协助,一起完成这次的追思会。”

郭肇立教授主编,王大闳等十八位建筑学者合著的《世纪王大闳》一书,由“国巨文教基金会”、“凯美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在近期出版,里头有著多位学者对王大闳从其文学到建筑的评价,亦完整揭露建国南路自宅重建的过程与美学、空间理念。而在王守正撰写的序文里,我们得以一窥王大闳的睿智: “从小父亲就不会强迫我们读书,初中时学校成绩单都要家长签名,有一次我成绩单上历史及地理出现红字(不及格的意思),紧张的拿给父亲签名,父亲问我:‘历史考些什么?为什么不会?’我心虚地回答:‘考中国历代皇帝名字。’父亲笑说:‘认识这些古人有甚么用?他们将来也帮不了你忙,你不如多认识一些现在的人,说不定更有用。’父亲接著问:‘地理考些什么?’我回答:‘考中国各省地形、气候及物产。’父亲说:‘我去过这些省份也不见得知道,何况你根本没去过。’看似像一段安慰我的话,但话里却是父亲高深的人生哲理。父亲从不谈建筑理论,他认为建筑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与生活无关的学理都是空洞的!” 王大闳,就像“德简书院”主持人王镇华所说,他的人跟他的建筑同样硬朗质朴。他一辈子少说话,但却让大家说这么多话。王大闳,为世人树立了一个人生在世,大丈夫该如是也的另一种典范[1]

参考资料

  1. 缅怀王大闳,华人中最后一位贵族. 典藏艺术家庭. [201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