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由黍轴黑粉菌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该病是在玉米苗期发生的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病菌侵染种子萌发后产生的胚芽,菌丝进入胚芽顶端分生组织后随生长点生长,但直到穗期才能在雄穗和雌穗上见到典型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在世界玉米产区几乎均有发生,在中国以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较重。玉米丝黑穗病害严重时,一般田块发病率为2-8%,重病田发病率高达60-70%。由于玉米丝黑穗病直接导致果穗全部受害,发病率几乎等同于损失率,一旦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的农药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可从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采源,加强苗期栽培管理和药剂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着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玉米丝黑穗病
别 名: 乌米、哑玉米
危害作物: 玉米
为害部位: 雌穗、雄穗
病 原: 黍轴黑粉菌
病原特征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为黍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Kühn) Clint.),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黑穗里形成的黑粉是黍轴黑粉菌的冬孢子。冬孢子黄褐或赤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14微米。冬孢子间有时混有不孕细胞,表面光滑,近五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16微米。冬孢子未成熟前集合成孢子球,成熟后分散。冬孢子萌发产生具3个分隔的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又可芽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直径7-15微米。
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3-36℃,以28℃为最适宜。冬孢子在110℃的干热下处理30分钟,或在65℃热水处理30分钟即死亡。病原菌与高梁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但也有玉米菌侵染高梁的报道)。高粱上的菌系虽可侵染玉米,但侵染率很低。中国的玉米菌无明显生理分化。
发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米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轴黑粉菌属,病菌主要危害果穗和雄穗,形成菌瘿。菌瘿内充满病原菌的冬孢子,并残留丝状维管束残余物,故名“丝黑穗病”。①病株果穗有的不吐花丝,形状短胖,基部较粗,顶端较尖,苞叶完整,但果穗内部充满黑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后期苞叶破裂,露出黑粉,黑粉多黏结成块,不易飞散。黑粉间夹着有丝状的玉米维管束残余。还有的病果穗失去原形,严重畸形,成“刺猬头”状。②雄穗发病有两种症状类型。其一,雄穗上单个小穗变为菌瘿。此时花器畸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因受刺激而变为叶状,雄花基部膨大,内藏黑粉。其二,整个雄穗变成一个大菌瘿,外面包被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后,黑粉外露。黑粉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
早期发病的植株多数果穗和雄穗都表现症状,晚期发病的仅果穗表现症状,雄穗正常。雄穗发病的植株,多半没有果穗。
发病原因
①土壤带菌。大部分病田为玉米多年连作,连作年限都在三年以上 。玉米连作,使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的玉米丝黑穗病菌日积月累,造成土壤大量带菌。
②肥料带菌。用带菌的秸秆饲喂牲畜,而丝黑穗病的厚垣孢子经牲畜的肠胃后仍可存活,致使粪肥带菌;用带菌的秸秆沤粪,未经充分腐熟,病菌孢子也仍有活力;秸秆直接还田,使病菌随着植株全部还入了田间。
③病株处理方法不当。病株处理不彻底,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又增加了田间菌源量。
④品种抗病性低 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造成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⑤春季低温干旱。在地温13~35℃范围内,病原菌都能侵染,16~25℃为侵染适温,22℃侵染最高。土壤湿度以中度偏干有利于侵入。春播多数情况是低温干旱,玉米出苗时间长,幼苗生长缓慢,给病原菌创造更多的侵染机会。此外整地质量差,失墒快,也会导致土壤偏干,给病原菌侵入创造有利条件。
发生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病部的黑粉)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土壤里的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其次是粪肥,种子最少,但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厚垣孢子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很强,一般能在土壤中存活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使经过牲畜体内消化后,在粪便里仍能保持很强的活力。玉米播种后,厚垣孢子与种子同时发芽,从胚芽鞘、根颈以下部位及根部侵入并蔓延至玉米苗的生长点,随玉米植株一起向上生长扩散。病菌从玉米种子萌发开始至5叶期甚至更长时期都可侵染,但最适侵染的时期是种子萌发至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最易侵染,4叶以后侵染力显著下降。该病只有苗期的初侵染,田间植株间并不互相传染。玉米丝黑穗病菌和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互相侵染,但侵染率极低。
我国各地收集的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力无明显差异,在玉米上仅有1个生理小种。该病每年的发病程度取决于土壤里的病菌数量、品种抗病性、种子质量、整地播种质量以及玉米5叶期以前土壤的温湿度条件。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十分显著,品种抗病性的强弱不仅影响当年发病的轻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病菌的逐年累积速度。玉米重茬种植年头越多,土壤里积累的病菌量就越多,所以发病就越重。如之前种过抗病性弱的玉米品种,则地里病菌量就多。春玉米播种过早,由于地温低,拉长了玉米发芽出苗时间和幼苗期,致使病菌侵染机会增多,所以播种越早,相对发病越重。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与病害发生程度关系最为密切,当土壤温度在21~28℃,相对湿度在15%~25%时,最适于病菌侵染。病原菌与幼苗的生长适温一致,春季干旱或低温延迟了玉米种子出苗时间,从种子萌发到出苗时间越长,幼苗感病就越多。此外,阴冷的地块和墒情差的地块发病较重,春旱年份常为病害的流行年。 [1]
侵染循环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粪肥或黏附在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土壤带菌在侵染循环中最为重要。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结块的冬孢子比分散的存活时间更长。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但田间传病作用显著低于土壤和粪肥。玉米在3叶期以前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7叶后病菌不再侵染玉米。
防治措施
①选用优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最根本措施。各地应结合实际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选择颗粒饱满的新种子,这样玉米出苗快、生长健壮、不易感病。
②减少田间菌源。轮作倒茬,病田停种玉米,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玉米与豆类、薯类或瓜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避免因连作或倒茬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肥料处理,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并用药剂进行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秸秆还田;拔除病株,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苗和可疑苗。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在喇叭口期显症明显时,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在菌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压低菌源。
③加强栽培管理。调整播期和提高播种质量,适当推迟播期;播前选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这些措施均可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采用扒土晒根技术;在幼苗1叶1心期至2叶1心期将苗埯周围的土扒开,使幼苗地下茎曝晒在阳光下,10~15天后将土复原,可减轻病害发生。
④药剂防治。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WP(粉锈宁)或50%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速保利)WP或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另据试验,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效优于三唑酮,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 [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