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穗针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狭穗针茅(学名:Stipa regeliana Hack.)是禾本科、针茅属多年密生草本植物。须根细而坚韧。秆高可达50厘米,平滑无毛,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光滑无毛;叶舌披针形,贴生微毛,叶片纵卷如线形,具黄褐色尖头,圆锥花序狭窄呈穗状,小穗紫色或褐色;颖披针形,膜质,下部紫色,先端白色,具脉;芒两回膝曲,内稃与外稃等长,背面被疏毛。颖果圆柱形,褐色,7-9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帕米尔和喜马拉雅山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680-4600米的高山草甸、山谷冲积平原或滩地上。
狭穗针茅为冬季牧畜采食的主要牧草。草质好,茎叶丰富,品质优良、营养适口性好,不论是鲜草或干草均为各类家畜喜食,属优等牧草。
狭穗针茅形态特征
狭穗针茅多年生草本。须根细而坚韧。秆高20-50厘米,平滑无毛,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光滑无毛;叶舌长5-6毫米,披针形,贴生微毛,顶端常两裂;叶片纵卷如线形,具黄褐色尖头,干后破裂为呈画笔状细毛,基生叶长为秆高的1/2-1/3。
圆锥花序狭窄呈穗状,长3-10厘米;小穗紫色或褐色;颖近等长或第一颖稍长,长1.1-1.4厘米,披针形,膜质,下部紫色,先端白色,具5-7脉(侧脉不明显);外稃长7-8毫米,背部遍生细毛,具,条不甚明显的脉,基盘尖锐,长约1毫米,具柔毛,芒两回膝曲(初看似一回膝曲),第一芒柱长5毫米,第二芒柱长5毫米,同具1毫米以内的短毛,芒针长约10毫米,具0.5毫米以内的细刺毛;内稃与外稃等长,具2脉,背面被疏毛。颖果圆柱形,褐色,长约5毫米。花果期7-9月。[1]
狭穗针茅生长环境
狭穗针茅是山地草原草场的主要伴生种。在天山主要生长在海拔2400-2800米的山地草原;在帕米尔高原生于海拔2800-3500米的山地草原。所处的地带性土壤为山地栗钙土,质地为轻壤质。在天山南坡焉耆盆地以西常伴生于针茅+冰草+棘豆组成的山地草原草场型中;在帕米尔高原则伴生于昆仑针茅草原中;在天山北坡伴生于西北针茅+冰草组成的山地草原草场型中,有时在局部土壤水分、基质稍好的地段可升为亚优势种。狭穗针茅又常因植株较高而位于上层。狭穗针茅耐旱、抗风沙、耐土壤瘠薄。[2]
狭穗针茅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叶城的阿格勒达坂、皮山的木奎拉乡、若羌的明布拉克东)、青海(兴海的河卡乡、玛沁的当洛乡、久治的年宝滩、玛多的花石峡、称多的歇武乡、曲麻菜的秋智乡和东风乡)、甘肃玛曲、宁夏、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帕米尔和喜马拉雅山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有分布。
狭穗针茅生长习性
狭穗针茅通常于4月初至4月中旬萌发,5月底至6月初抽穗,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花,8月种子成熟,9月开始枯黄。干枯后,残存率较高。狭穗针茅具有抗逆性较强、耐牧性强、再生速度快等优良特性。
狭穗针茅主要价值
狭穗针茅为冬季牧畜采食的主要牧草。草质好,茎叶丰富,品质优良、营养适口性好,不论是鲜草或干草均为各类家畜喜食,在抽穗前,马、骆驼特别喜食,干枯后羊最喜食,是一种抓膘的上等牧草。虽然它在群落中的参与度不甚大,但它的株丛密集、高大,故在产量的形成中占有一定比例。狭穗针茅在结实后颖果具尖锐基盘,对细毛羊有危害,应在结实以前放牧小畜,此时茎叶柔软,营养成分含量高,是放牧利用的最好时期,晚秋它又可从基部长出大量营养枝,为冬季放牧利用提供了重要的饲草。属优等牧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