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栓藤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栓藤科

牛栓藤科(学名:Connaraceae R. Br.)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下的一个科。灌木,小乔木或藤本。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时仅具1-3小叶,小叶全缘,稀分裂,常绿或落叶,无托叶。

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花序腋生,顶生或假顶生,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果为蓇葖果,有柄或无柄,沿腹缝线开裂,很少沿背缝线或基部周裂,稀不裂。种子大形,1枚稀2枚,种皮厚,通常有肉质假种皮,胚乳有或无,胚直立,子叶肥厚。

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在亚热带地区,极少数分布到拉丁美洲。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以及台湾等地。

该科植物以藤本为多,树皮含收敛物质,常作药用,种子粉碎用作泻药,有驱绦虫之效。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牛栓藤科
  • 拉丁学名: Connaraceae R. Br.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科: 牛栓藤科
  • 属: 24属
  • 种: 约390种
  • 分布区域: 非洲及亚洲热带地区
  • 命名者及年代: R. Br.,1818

目录

  • 1 植物学史
  • 2 形态特征
  • 3 产地生境
  • 4 下级分类
  • 5 主要价值

植物学史

该科的系统位置,各家认识颇不一致,有人认为介于豆科与蔷薇科之间,列入蔷薇目之末或豆目之始,因其常具有单心皮和奇数羽状复叶,但因其典型的五基数雌蕊和不存在托叶而有区别(H. Melchior 1964;A. Cronquist 1981);有人认为应列入五桠果目,因其具有离生雌蕊和带假种皮的种子,但其区别在于羽状复叶稀具一小叶(J. Hutchinson1964);也有人认为与漆树科较为接近,但不同在于两性花,成对的直生胚珠和上位胚根(Bentham & Hooker 1862)。总之这一热带植物科的系统位置有待深入研究确定。

在该科中各属的属名变更也颇频繁。但在各属中,具有羽状复叶者比较原始,而具有三小叶至一小叶者应视为比较进化。羽状复叶的各属萼片排列多为覆瓦状排列,而少数属的萼片为镊合状排列,有人视为分类上的重要特征。在花期常具有多心皮,但在后期只有一个心皮形成果实,也有少数的属只具一心皮,也应视为较进化的特征,这仅是一般趋势,不能作为定论。

形态特征

灌木,小乔木或藤本。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时仅具1-3小叶,小叶全缘,稀分裂,常绿或落叶,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花序腋生,顶生或假顶生,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萼片5,稀为4,离生或在基部合生,常宿存,包围在果实基部,芽时覆瓦状或镊合状稀拳卷状排列;花瓣5,稀4,离生稀在中部连合;雄蕊10或5稀4+4,成2轮,内轮雄蕊常较短,或不发育,花丝离生或基部连合,花药2室,纵裂,内向,花盘小或缺;心皮5(-3)或1,离生,子房上位,1室,花柱钻状或丝状,柱头近似头状;胚珠2枚直立或倒生,常并生,其中1枚较刁、或不发育。

果为蓇葖果,有柄或无柄,沿腹缝线开裂,很少沿背缝线或基部周裂,稀不裂。种子大形,1枚稀2枚,种皮厚,通常有肉质假种皮,胚乳有或无,胚直立,子叶肥厚。

产地生境

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在亚热带地区,极少数分布到拉丁美洲。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以及台湾等地。

在中国广东各地的荒山、山岭、路旁等地都可以看见。

下级分类

该科全世界有24属,约390种,中国有6属9种。该科模式属为牛栓藤属(ConnarusL.)

主要价值

该科植物以藤本为多,树皮含收敛物质,常作药用,种子粉碎用作泻药,有驱绦虫之效[1]

参考文献

  1. 牛栓藤科,个人图书馆,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