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熊有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熊有伦
熊有伦
出生 (1939-04-20) 1939年4月20日(85岁)
国籍 中国
籍贯 湖北枣阳
民族
母校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职业 机械工程专家

熊有伦[1]

机械工程专家。1939年4月20日生于湖北枣阳。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制造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精密测量、机器人操作、计算机几何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教育背景

  1. 1957年9月~196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 1961年9月~196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66年10月~1978年,华中工学院(2000年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机一系任教任助教
  • 1978年~1986年,华中工学院任副教授
  • 1986年~,华中工学院任教授。
  • 1980年1月~1982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控制工程系学习。
  • 1988年1月~1989年1月,作为客座教授,前往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工作。
  • 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 。
  • 1996年8月,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教授。
  • 1999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做访问教授。
  • 2002年,应邀担任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ICMA2002)国际会议主席之一。
  • 2016年12月18日,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校友会名誉会长。

研究方向

在精密测量、机器人操作、计算机几何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了精密测量的极差极小化理论,提出了形状误差、轮廓误差和位置误差评定的“最小区域”统一判别准则和计算机智能仲裁方法在机器人动力学和轨迹规划方面,建立了基于J-函数的碰撞、干涉检验方法,为机器人分析和运动规划提供了统一的准则和方法开发了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较好解决了机器人应用工程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点接触约束的机器人操作定性分析理论,为机器人操作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主要奖项

  • 1990年,“精密测量的评定判别理论”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4年,“点接触约束理论与机器人抓取的几何模型”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5年,“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00年,“机器人抓取规划及运动规划”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02年,“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4年,“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13年,“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 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1年,教育部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 2001年,全国劳动模范
  • 2005年,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
  • 200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参考资料

  1. 熊有伦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