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開退秦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燭之開退秦師》是左傳中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什麼,來給大家介紹分享一下。
原文
共其乏困(17),君亦無所害(18)。且君嘗為晉君賜矣(19),許君焦、瑕(20),朝濟而夕設版焉(21),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22)?既東封鄭(23),又欲肆其西封(2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25)?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26)。」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27),乃還。
子犯請擊之(28)。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9)。因人之力而敝之(30),不仁; 失其所與,不知(31); 以亂易整,不武(32)。吾其還也(33)。」亦去之(34)。
鑑賞
這篇文章選自 《左傳·僖公三十年》。文章記敘了公元前630年時,秦國和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大夫燭之武站在保衛祖國的正義立場上,不計較個人名譽得失,挺身而出,說服秦穆公撤兵,使鄭國得以保存的史實。全文僅三百來字,但表現的內容極其豐富、明晰,語言精練而能切中要害,實開戰國遊說之先河。
首先,語言簡練、犀利。這麼大一件事,要敘述清楚尚且不容易,要說服秦國退兵則更是難上加難,但作者記敘勸說之辭只有寥寥一百二十幾個字,就說得秦穆公心悅誠服,同意撤兵。可謂惜字如金,字字璣珠。
其二,說理透徹,有理有據,具有雄辯的邏輯力量。整篇文章以 「闕秦以利晉」為中心論點,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如剝竹筍,句句悚動。以退為進,承認「鄭既知亡矣」,把眼前事實一筆帶過,暫放一邊。筆鋒一轉,用 「舍鄭無害」與 「陪晉有害」 的 「利害」關係打動秦君。「春秋無義戰」,秦、晉雖聯合,但何嘗不是在考慮自己的利益。燭之武抓住對方的這種心理,設身處地為秦國的利益盤算。先說「亡鄭有益於秦」,則請出兵,不敢耽誤。緊接着指出,鄭國同晉接壤,而遠離秦國。「越國以鄙遠」 的結果只能是秦國奪取了鄭國,最終鄭國仍會落到晉國手裡。這樣一來,滅鄭反而成了 「陪晉」。晉國吞併東邊的鄭國後,如果要繼續擴張領土,只有向西邊發展,而西邊惟有秦國,如此看來,亡鄭的結果只能是「闕秦利晉」。顯而易見,讓鄭國存在下去,對秦國有百利而無一害,它不僅可以作秦國的 「東道主」,還可以牽制晉國。其間又援引晉國背信棄義損害秦國的確鑿事實,切中秦穆公的心病,強調指出晉國不可以作為合作夥伴。句句緊逼,字字切中要害,分析得越透徹,越使秦穆公毛骨俱悚、心寒膽戰,不怕秦君不落其彀中。
其三,辭語委婉,曲盡其急,使人叫絕。這篇文章對語言藝術的運用獨具特色。尤其是巧說秦君一段,全是燭之武自問自答,卻又不使秦君覺得他是在說教,反覺得親切入耳,以致言聽計從。這是什麼原因呢?關鍵在於燭之武採取了 「欲擒故縱」,「迂迴作戰」 的技巧。一見面就表示鄭國是必亡的,暗言自己已是亡國之臣,對秦沒什麼要求和希望,使秦君對他的遊說身份淡化,不加防範。然後以局外人的身份為秦國的利益前思後想,反覆掂量,體貼關心,語言又是那麼委婉動聽,一環緊扣一環。從「亡鄭利秦」到「亡鄭陪鄰」,「闕秦利晉」,一層比一層分析得深入細緻,而且事理、史實都是真實可靠的,不由人不信服。這同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不可同日而語。通過這些生動的語言,一個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為國赴難,而又博學多才、善於辭令的愛國政治家形象便躍然紙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