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澧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澧溪镇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下辖镇,澧溪以澧溪水而得名。澧溪镇,解放前北片大部属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一,解放初期设澧溪区,1958年设澧溪人民公社,1984年设澧溪乡,1994年5月30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澧溪为建制镇。澧溪镇政府原驻澧溪老街,老街集镇是县属名镇,因属柘林库区,1962年起,先后在澧溪老街西北约1华里处(横岭)临修武省道北线公路旁重新建镇,距县城41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0′,北纬29°15′,原是修水至武汉、南昌、九江,武宁至修水、长沙公路干线上较大车站集点。[1]

乡镇简介

澧溪镇地处赣北幕阜山区,修江中游,位于武宁县城西部,国土面积289平方公里,人口26526人(其中农业人口25588人),辖15个行政村。大广高速公路由北向南,永武高速公路、304省道由东向西贯穿全镇,且有2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耕地面积24700亩,山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大小河流13条,总长536公里,水能蕴藏量十分丰富,建有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的下坊电站。澧溪镇物产资源丰富,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石煤、矾矿等地下矿藏储量巨大;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形成了油茶三竹优质水稻棉花、太空白莲、特色水果、特色水产养殖、中药种植等农业产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业示范园、七彩长乐AAA乡村旅游点、北湾半岛省级森林养生基地、牌楼村“莲田扶贫”品牌示范基地。

澧溪镇实干为本、发展为先,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成功迎接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国家验收、“四好农村路”省级核查验收、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看点、全市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看点、全县乡镇纪委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现场会看点;在全县乡域经济巡回观摩活动、全县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中均位列第一。全镇完成生产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8.9%;财政总收入769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1元,同比增长11%。

澧溪镇紧扣我县着力构建“五大生态”,全力打造“三个示范”的发展定位,以聚力创新开放加快绿色发展,着力实施“重大项目落实年”,抓项目建设,添发展动能,促民生改善,强实干作风,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推进秀美、富裕、幸福澧溪建设。[2]

历史沿革

解放前:查旧县志清朝以前历代所管辖行政区划无详细记载,难以考证,从另一段叙述涉及行政区划是“武宁向属巨邑,编乡二十。”历经唐、宋、元、明、清,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前澧溪镇现管辖地域属北乡管辖二十七都和年丰乡管辖的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一都,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北乡改名为登瀛乡。安乐林、石羊及澧溪一部分属登瀛乡管辖,澧溪另一部分仍为年丰乡管辖,1930年(民国29年)乡改为区,武宁县划为五个区,登瀛乡划为一区,年丰乡划为二区。1948年,撤区(联保)建制,全县划22个乡、1个镇,下辖198个保,保以下设1878个甲。澧溪现管辖地域大部分在澧溪乡、山潭乡,小部分在甫田乡、辽田乡。澧溪乡10保65甲,山潭乡10保74甲,以上行政区划直至1949年5月解放时止,未变动。

解放后:澧溪1949年6月解放,直到1950年1月前仍沿用解放前乡、保、甲行政区划,澧溪区辖原澧溪乡、石渡乡、山潭乡,1950年2月取消保甲制度,全县定为11个区,124个乡,澧溪为六区;1953年6月基层进行普选,澧溪仍为六区,管辖:罗坪、石羊、哨背、澧溪、东坪、下坊、山口、郭坑、大源、上菁、牌楼11个乡,称名为澧溪区公所。1955年元月行政区划调整,烟港乡、清江乡、蒋家乡、罗洞乡划归六区管辖,山口乡划归七区管辖。并将六区改名为澧溪区,管辖14个乡、88个自然村。1956年元月,区乡范围扩大,全县划8个区,56个乡,1个镇,澧溪区管辖澧溪、牌楼、石羊、沙河、清江、大源6个乡。1958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后,撤区并社,澧溪乡人委(公社)管辖原澧溪、牌楼、大源乡一部分。1961年10月恢复区建制,澧溪区管辖三个公社,二个垦殖场。即:澧溪公社下辖澧溪、上菁、北湾、临江、牌楼、邓源、下坊、桃林、苏堰9个大队;山口公社下辖山口、小坪、岩山、哨背4个大队;大源公社下辖大源、罗坪、田丘、郭坑、坪坑5个大队;石羊垦殖场下辖烟港、石羊、建富、梅林、东坪5个大队;安乐垦殖场下辖畜牧、苏丰、苏溪、一大队、二大队5个大队。1966年2月,安乐林垦殖场划为县直属场,直到“文革”前澧溪区管辖5个公社,28个大队,229个生产队。1968年10月撤区并社,澧溪公社管辖澧溪、牌楼、烟港、坪坑、东坪、田丘、石羊、罗坪、大源、上菁、岩山、哨背、红星、临江、山口15个大队;安乐林场管辖果坪、苏丰、苏溪、红星4个大队。1970年8月,柘林水电站复建,澧溪为水淹区,设立干楼公社后将澧溪公社管辖烟港、石羊、东坪三个大队划归干楼公社管辖;安乐林场划归林业局直辖,其中原辖苏丰、苏溪两个大队划入澧溪公社。1980年澧溪公社管辖澧溪、邓源、牌楼、梅林、罗坪、田丘、坪坑、大源、郭坑、苏溪、苏丰、上菁、岩山、小坪、山口、哨背、下坊、北湾、临江、茶场、农科所21个大队,208个生产队(期间北湾、下坊两大队曾并为红星大队)。1984年6月,撤社改乡,澧溪公社改名为澧溪乡,取消茶场大队建制,划归小坪大队管辖。1994年5月30日经省政府批准,澧溪为建制镇,1996年12月28日举行撤乡建镇挂牌仪式:澧溪乡改名为澧溪镇,村级建制未有变动。2002年11月经县政府批准,坪坑、田丘两村合并,命名为太平村;2003年6月又经县政府批准,大源、郭坑两村合并命名为大源村,临江、邓源两村合并命名为临江村,罗坪、梅林两村合并命名为罗坪村,澧溪、长乐两村合并命名为澧溪村;2003年7月澧溪镇管辖澧溪、牌楼、罗坪、太平、大源、坎上、曹坑、上菁、岩山、小坪、山口、哨背、下坊、北湾、临江15个村,同时各村村民小组进行了合并,全镇由211个村民小组合并为114个村民小组。[3]

地理特征

澧溪镇地处赣北幕阜山区,修江中游,历属武宁县管辖,位于县城西部。澧溪镇在地形上属鄂赣边缘山地、丘陵的一部份。全镇按地形分布分南北两片,北片属山区,最高点是太平村田丘自然村境内的太平山,海拔1224米;最低点是临江村临江坪,海拔65米以下。修河自西端哨背村浙江移民队水轮泵提水站处开始入境,流经哨背、北湾、下坊、临江到临江村邱家险滩和甫田乡外湖村石口自然村连接处出口出境。

行政区划

2008年,地域总面积28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54487亩,水面3万亩,耕地24700亩(水田21519亩)。东连甫田乡烟港村、建富村、石羊村、东坪村;西接船滩镇长坪村、斜石村、辽田村、石坑村、辽里村、东岸村;南濒修河与清江乡、石渡乡相壤,隔河相望;北倚幕阜山脉中段太平山、四面山和湖北省通山县隔山相邻。全镇共15个行政村,分别是澧溪、牌楼、罗坪、太平、大源、坎上、曹坑、上菁、岩山、小坪、山口、哨背、下坊、北湾、临江15个村。

河流水系

境内自然水系网布,水源充足,由四面山脉形成的水系有:发源于五里凸的大源洞水,发源于四面山的郭坑洞水、黄竹洞水,发源于山牛宕的杆舍洞水、天河山水、大坪尖水,在珠塅汇合,在上菁村樱田又接纳门山水,均汇入澧溪港,自北向南由龟颈入修河;位于澧溪之西发源于辽山的赤岗山水由上游入修河,发源于罗峰山水,流经甫田汇入烟港;还有黄沙源、邓源等溪流11条,总长105公里。由于水源丰富,在大源洞建有大源水库(发电站)、大湾电站,在郭坑洞建有坪港电站。另有牌楼村境内的半源水库,小坪村境内的辽源水库,岩山村境内的中溪水库,曹坑村境内的长塘水库、门山水库,山口村境内的曾山水库,临江村邓源自然村境内的泉源水库,澧溪村境内的老葛石水库,下坊村境内的王古洞水库。[4]

资源特色

澧溪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2003年10月林业体制改革通过设计勾图计算,有林面积254487亩,其中公益林35456亩,两户联营造林4450亩,退耕还林11420亩,家庭联户承包和分到户山林251900亩;其中经济林14780亩,毛竹林734亩;林中主产松、杉、竹,杂木树种较多,利用价值较高;山中盛产金银花、白芍、当归、麦冬、良姜等药材,猕猴桃、板栗等野生果品亦多。

境内地矿资源较为丰富,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石煤等储量可观。矿产、木竹、食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全镇共有石灰窑8座,大型砖厂3处,木竹加工厂4家,矿产品加工厂3个,绿野食品公司生产橡子粉丝获省优产品并取得国家专利。镇成立了农副产品流通协会,主要是外运稻谷、棉花、木材、毛竹、桂竹,小山竹、竹笋、芝麻、大豆、蚕茧等。[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