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兮,渠兮(郑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渠兮,渠兮》是中国当代作家郑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渠兮,渠兮
一
在崇山峻岭之中,在深壑峡谷之中,蜿蜒曲折,起起落落,或飞金溅银,或娴雅沉静,一条河流就这样从峡谷走向平原。
这河,是泾河;这峡,是泾河大峡谷。郑国渠景区便依托这峡谷修建而成。郑国湖、浮云台、黑沟奇观、孔雀湾、龙须龙涎瀑布,点缀着峡谷,奇石、碧水、飞瀑,是人们驻足留念的佳景美色。在峡谷之中,在山水之间,险峻和秀丽相得益彰,幽深与怪奇相映成趣。
坐在景区公交车上,顺着水泥路盘旋而上,穿过隧洞,俯瞰深谷。此时,体验着山路十八弯的惊险和刺激,我不由感叹人类的勇力和伟大。穿洞,削山,在陡峭、险峻的山岭之间,人们是怎样完成这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便现在有现代化的机器,但其难度仍然可想而知。郑国为人类奉献了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以最现实的方式保证了秦人的生活和秦国的发展。而现在的景区,也从另一个层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郑国渠与郑国渠景区,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是同样有价值的东西。
景区车把游人送到郑国湖。
郑国湖又名文泾湖。湖水碧绿,两边悬崖峭拔。游船,飞艇,在湖上穿梭。水鸟在湖面凫游,见游船冲来,慌慌张张,连飞带凫,到了悬崖底下。码头上,一条木船,穿石阶而出,上面挂着“一帆风顺”的木质风帆,似乎要迎风出海。
浮云台其实是一处高空玻璃高台。站在高台之上,仰头可看蓝天白云,低头可见碧水在峡谷中蜿蜒流淌。
从浮云台到黑沟,可乘车前往,亦可从栈道抵达。我们下台阶,过栈道,尽览峡谷之中竹筏漂流的曼妙,遍阅悬崖怪石之奇巧。台阶皆是铲石凿线而成,走的人多了,光滑黑亮,让人担心要滑下去。尤其是下坡,我更是战战兢兢,唯恐滑了脚,跌了跤。
黑沟景观颇为奇险。从两崖之间穿过,顶上仅相隔一尺有余,被称为“一线天”。下面如壶洞穴,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此处是喀斯特地形,因流水冲刷,消蚀,最终形成这样的奇观。黑沟景区主打的元素是“龙”。一线天内崖壁上雕一石龙。出一线天,是龙王庙。再往后另一洞天,则是龙宫。虾兵蟹将,海马海星,定海神针直抵洞顶,夜明珠硕大无朋。最浪漫的是月亮秋千,孩子们坐在月亮秋千上,慢慢地荡,徐徐地摇,轻轻的旋转,在光与影的映衬下,既有月亮船的童趣,又有一种悠闲与诗意之美。
浮光云露浓,山影月下逢。在洞天之口,茅檐木柱,竹几竹椅,茶旗轻扬。一个简易茯茶馆,古意盎然。卖茶的女子正在低头弄茶,游人既是观茶,亦是赏人。
从洞天出来,一座山峰挡住视线。在正午炫目的阳光下,状如犀牛,身体壮硕,犀角挺起,绿色的山峰似乎要冲向峡谷。
乘车来到孔雀湾。
这里也别有洞天。一挂瀑布从天降落,水花在石上飞溅,似雾似霰,在阳光的映射下,如飘飞的白色胡须,故名龙须瀑。龙须瀑左侧,有一深洞,洞口有雕像,一棋盘,一老翁,一顽童。老翁捋须看棋;小童观棋,憨态毕现;游客可以坐下来,与老翁对弈。龙须瀑下游,水流入另一洞,声震喧天,水雾弥漫。洞中亦有雕像,讲的是“柳毅传书”的故事。
孔雀湾在峡谷之中。沿台阶下行,又有一洞,入洞行走,竟巧遇一处“水帘洞”,这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洞外白瀑从上飞流而下,如珍珠帘子,挂在洞口。在洞口,一尊蟾蜍衔钱而卧,是石雕。
前行,出洞,下栈道,跨上谷底浮桥。桥是极鲜艳的红黄颜色。水是碧绿碧绿的,比翡翠更绿,更润,更亮。一侧悬崖,历经千年河水冲刷、溶蚀,形成一幅如孔雀开屏般的大型壁画。瀑布则从上面柳毅传书洞飞流落下,雪白如练。瀑布并不太宽,远望似一条龙的涎水流下,故名龙涎瀑。孔雀湾如一位隐士,隐身于峡谷之中,遗世独立。
沿着龙盘栈道上行至雀廊,乘景区车沿山路下行,结束了郑国渠景区游览的行程。除了景区入口高大雄伟的郑国雕像,我没有看到其它与郑国渠有关的东西。 我是怀着与游览都江堰一样的心情来寻找郑国渠,希望遇到一座震古烁今的水利奇观。而今天,我看到的只是泾水、峡谷、仲山的风景以及与泾水有关的龙王、龙女的故事。不只是黑沟,整个景区,挖掘的文化元素不是有关郑国渠的东西,而是《魏征梦斩泾河龙》和《柳毅传书》的传奇故事。这与其叫郑国渠,毋宁叫泾河大峡谷。
我很疑惑!
二
郑国渠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与都江堰齐名,史书有明确记载,凡是有读书经历的现代人很少有不知道的。郑国渠景区也是借郑国渠之名提升了人气,提升了景区的品位。
郑国渠也应当是最精彩、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国渠之所以修建,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韩国水工郑国。郑国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韩国派往秦国的间谍。韩恒惠王要阻止秦国进攻韩国的步伐,游说秦王任用郑国修建沟通泾洛二河的水渠。其工程浩大,耗时耗力耗人,秦国举全国之力,耗时十年,才最终修成。韩国企图借此损耗秦国国力,这就是所谓的“疲秦计划”。只是,郑国渠的修建,最终没有“疲秦”,反而是“益秦”“富秦”。韩王的计划落了空。
秦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灌溉渠利用这样的地势,使干渠顺着北面山脚向东延伸,俯临所有灌区。更重要的是,泾河河水掺杂着大量泥沙,用高含沙量的泾水淤灌土地,使大片的盐碱地经河水冲洗后,又被肥沃的泥沙覆盖,从而转变为富庶的耕地。对于这样的利民工程,百姓传唱形容: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之师,亿万之口。
郑国渠引泾入洛,全长三百多里,流经关中平原,也灌既了关中平原八百沃野,让秦国再无粮食之忧。
秦国会不会因为一条长渠变得衰弱,郑国不知道,但他看到的是一方百姓在自己的努力下收获了富足与喜悦,这是一位水利工作者最想要的结果。
但修渠将近一半时,“疲秦”的阴谋还是传到了嬴政的耳朵里,嬴政怒不可遏,决定杀死郑国这个间谍,郑国却坦言上书:“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我想,此时的郑国,已经不是一个间谍,而是一位水利专家,他更希望在自己手里诞生一个伟大的工程。而此时的嬴政,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果断支持郑国: 修,放手去修!疲不疲,是我的事;把渠修好,是你的事!
这是一个少年的智慧和胆识,更是一位君王的胸怀与气魄。
公元前236年,水渠完工,曾经的盐碱荒滩被浇灌成一片良田,《史记》记载“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关中平原成为另一个天府之国,秦王自然十分高兴,没有去追究郑国修渠的本意,反而将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此处,我还想补充一点,在郑国阴谋暴露之后,秦王很生气,不仅要杀郑国,还下了逐客令,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客卿。李斯是楚国人,也在驱逐之列,李斯写了一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收回成命。这篇文章不仅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而且奠定了李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也是郑国渠的另一副产品。 郑国渠修成,秦国粮食充足,国家昌盛,秦国一统天下之势无可阻挡。
三
而现在,郑国渠仍然在润泽关中大地,但郑国渠渠首却湮没尘封于历史的烟云之中。
郑国渠流经渠线的设计,大致沿海拔450~370米的高程,由西向东蜿蜒在渭北平原的二级阶地上,居高临下,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扩大了灌溉面积。《史记·河渠书》记载:“自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就是说,从现在的泾阳张家山引水,由西向东,过淳化、三原,经富平、蒲城,注入洛河。如此长的渠道,百万亩以上的灌区,泾河水量在干旱时很难保证。郑国渠采用接纳北山诸流办法,扩大水源。《水经注》记载,“东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又东径嵯峨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径北原下,浊水注焉”。郑国渠沿途拦腰截断泾阳、淳化、三原、富平等县沿山南下的河流,使诸河水并入渠中,既使渠道水量加大,又使渠南的河道变为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约10万亩。这种穿越支流的工程设施,《水经注》一书称之为“横绝”。“横绝”工程的设计实施是郑国渠的独特创造。
郑国渠共用了140年,因为黄土高原河床不断下切,河水不能进入渠中,从汉武帝开始,屡经改建,上移渠口,但渠首以下仍沿袭郑国渠故道。
汉武帝时期,因泾水河床不断被水冲低,水不能入渠。太始二年(前95年),赵忠大夫白公,上奏朝廷穿渠引泾。“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长安志》卷十九)白渠引水渠首选在郑国渠口以上约1200米处,为石质河床,地质条件很好。所以,白渠使用寿命最长,沿袭到宋徽宗赵佶大观元年(1107年),历时1200余年。
大观二年(1108年),大宋朝廷又从仲山旁凿石渠通入旧渠,更名丰利渠。
元代时,又修建了新渠。新渠“于丰利渠上移北二百余步,更开石渠五十一丈,阔一丈,深五尺。自延祐元年(1314年)兴工,五年渠成”。因该渠由西台御史王承德建议修建,故名王御史渠。渠首两壁各凿闸槽一道,起着停水关闸和防止“浊水淤淀渠道”的作用。
明代成化年间,副都御史项忠建议兴建广惠渠。渠首比王御史渠,上移1千米。广惠渠采取凿山开洞引水的方法:“穿小龙山、大龙山,役者咸篝灯以人,遇石刚顽,辄以火焚水淬;滴沥下,则戴笠披蓑焉。功未就项台还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由都御史余子俊督工,仍未完成。最后由副都御史阮公勤督工,用“炭炙水淬”“炭炙醋淬”,即用炭火烧石,用冷水或醋水激发进行破碎的方法,历尽艰辛,“积十七年之久,始告竣”。经考古勘察,广惠渠的渠口在现在泾惠拦河大坝上游,小龙潭左岸上。
民国时期,陕西连年遭遇大旱,在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将军支持下,中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陕西蒲城县人)倡导主持修建了泾惠渠。这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人力开挖排水系统,改善渠首工程,重建大坝和进水闸,改造并村砌渠道,完善了灌溉系统。
历经岁月磨蚀,黄土掩埋,当年郑国修筑的引水渠坝已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1985年冬天,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秦建明到泾河边调查,发现泾河瓠口一带的礼泉湾里村和上然村之间,被当地人叫作"老虎岭"的地方,有堤坝夯土痕迹。经过钻探、调查,最后确认,郑国渠渠首位于泾河出山口东南3千米,东西向拦河大坝1座,原坝长2650米,除长约450米的河谷部分被冲毁外,其余阶地部分保存基本完整。
一段段堤坝,一节节夯土,一个个暗渠涵洞,是凝固的历史,它承载着古代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讲述着一代代人关于生存与梦想的故事。
渠兮,渠兮!渠水日夜流淌,从遥远的秦汉帝国,一直流到今天。春华秋实,冬枯夏荣,郑国手执铁叉,在渠首永远地守望着那一渠碧水,也守望着永恒的精神坐标。
渠水长流,福祉不止![1]
作者简介
郑剑,中学教师,陕西省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