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開明 | |
---|---|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CO)成立於2001年3月18日,是一家致力於促進勞工發展與公司社會責任的民間非營利機構,從調查研究、權利倡導、社會責任諮詢、教育培訓、法律援助、小區服務等不同層面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ICO秉持公正、獨立、專業的精神,關注勞工權益、推動公共政策和法律的進步、培養公民社會的成長力量,謀求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同時,ICO與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及當地機構密切合作,運用國際勞工標準提升中國工廠的社會責任管理水平,幫助企業建立更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事業
過去三十年,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之一,就是數億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中西部農村地區流入東部沿海城鎮地區的廉價勞動力,中國官方稱之為「農民工」。儘管他們對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基本權益卻經常受到侵犯,他們的聲音也一直被忽略。更嚴重的是,他們沒有機會在城市安家樂業。這些日益增長的不平等正在成為工人騷動和社會不穩定的根源。在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我們目睹了勞工騷亂事件的快速上升。而舉世震驚的2010年深圳富士康工人連續跳樓自殺,以及日本本田公司佛山零配件工廠工人罷工,都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這就要求有新的願景來滿足這些工人的需求,並提高他們的權利意識。而最急迫的是,讓他們有能力表達出其權益及訴求。目前,外來工很少有資源來了解他們的權利,更沒有機會去表達他們的共同願景。因應這個時代的呼喚,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簡稱「ICO」)於2001年3月創辦於深圳,她的使命就是為這些進城的工人提供資源與機會,改變他們的勞動地位,並因此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
ICO立足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東南沿海地區,並將足跡延伸至中國內地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出口生產企業,因為這是外來工最密集的地區與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2年的數據,僅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就有1.09億農民工,占全國總數的43.2%,其中16至24歲之間的年輕工人就有3100萬,女性大約1500萬人,有接近1400萬人服務於全球供應鏈上的製造工廠。90後年輕人外出打工的平均年齡是17.2歲,受教育時間為9.8年(全國1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時間為8.5年)。他們面臨着低工資、長時間工作、缺乏社會保障,以及惡劣的生活環境等困難。2011年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他們的每月平均工資是1328元,其中43%的年輕人工資在1200元以下;他們平均每月工資26天,每天工作9小時,其中45.2%的人每天工作時間超過9小時;而社會保險的覆蓋率也非常低:91.5%的人沒有養老保險,75.5%的人沒有工傷保險,85.7%的人沒有醫療保險,95.5%的人沒有失業保險。84%的外來年輕人要在工廠宿舍或出租房裡與其他人分享一個房間,77.2%的人對他們生活與工作的城市沒有歸屬感,64.4%的人感到生活不快樂。45%的年輕外來工不打算返回他們的家鄉,但卻沒有能力融入城市生活。他們需要獲得協助以提升他們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會。
在聯合國、世界銀行、歐盟委員會等國際組織,福特基金會、彭博基金會、香港樂施會等慈善機構,以及Burberry、Primark, GMCR, Fuji Xerox, Omron,NEC等跨國公司的支持下,ICO創造性地開拓了在中國的特殊政治環境下改善工作環境,促進體面勞動的解決方案與行動途徑,為勞動者的未來創造更公平的發展機會。同時,ICO積極參加一些國際公益組織,例如在2003年參與發起湄公河流域移民網絡,2013年開始成為全球電信業可持續行動聯盟的成員。
鑑於ICO在推動勞工發展和促進企業社會責任上的貢獻,2003年12月,新聞雜誌《南風窗》「為了公共利益」專刊授予ICO「2003年度推進中國公共利益和社會進步最佳組織獎」;2005年3月26日,由經濟觀察報社和殼牌(中國)集團聯合主辦的「可持續發展在中國」評選委員會把「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十佳案例」大獎授予ICO的勞工事業。[1]
志願者
ICO每年均接待一些來自國內外的大學生到機構實習,讓他們有機會了解中國勞工的真實生活與工作狀況,加強國內外大學生與中國工人的聯繫。同時,我們也會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定期招募大學生和工人志願者,支持我們相關項目的進展。有興趣加入ICO志願者隊伍的朋友可以通過我們的機構郵箱info@ico-china.org,向我們發出申請。
參考文獻
- ↑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 [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