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影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宁皮影戏为流行于中国浙江省嘉兴海宁市一带的一种传统皮影戏,为南宋时自北方传入,并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海宁小调”等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发展而成,作为江南皮影戏的代表现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海宁皮影戏唱腔上以“弋阳腔”、“海盐腔”为主要基调,杂有地方戏曲以及山歌调、花园调、采茶调等民间小调,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板胡、二胡等乐器;影偶以羊皮或牛皮为材料,制作上具有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的特点,造型多为单手、并足(侧身);表演上以武打戏中的持刀枪、挥拳格斗、挑头(砍头)等高难度动作尤为精彩。现已搜集的剧目有243个,包括正本戏78个和开台折子戏(多为武打戏)165个,其它剧种没有的特殊剧目有《聚宝盆》、《后玉婿蜒》等。
溯源
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造型
海宁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
脸谱
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声腔
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2]。
视频
海宁皮影戏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海宁皮影戏演绎“光影故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9-05-06
- ↑ 浙江海宁皮影戏 ,中国网,2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