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浅海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浅海相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浅海相(neritic facies)是海相沉积的一种,指海面到海面下200米左右的浅海地区的沉积相。大约相当于海洋大陆架部分。

浅海相的特点是波浪作用力减小,阳光充足,底栖生物繁盛,所以沉积物以陆源细碎屑物质和生物化学沉积物质为主,富含生物遗体。

地质时代的海相地层大部分属于浅海相。一般是从砂岩、页岩过渡到泥灰岩和石灰岩,并常夹杂有铝、铁、锰等胶体沉积,以及磷块岩等生物化学沉积而成的矿产,有时具特有的鲕状结构和含有英武的海相沉积矿物海绿石,生物化石种类多而丰富。

现代大陆架上的沉积物和地质时代有很大差异,沉积物分布很不规则。

有些古老地层不是在大陆架沉积,而是在“陆表海”沉积的,其特点是深度一般约30-50米,受海流的影响较大。

浅海相沉积(水深20~200米),有的达500m,主要为陆架环境下陆源型沉积,又分大陆架滩、大陆架盆、递变大陆架、碳酸盐大陆架与礁、蒸发盆等沉积环境,其成分主要为砂、软泥、生物与碳酸盐,沉积结构具有斜层理和冲蚀、生物碎屑等海水剧烈运动的痕迹,以及缅粒结构和周期性多变的沉积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