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泸县得胜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泸县得胜镇古称林坎,位于泸州市区以北25公里,泸县县城以南10公里,港城大道219省道合牛路、福石路、川南城际铁路及在建泸永高速、拟建泸东大道纵横交错,集镇区距港城大道2公里,距隆纳高速公路牛滩出口7公里,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泸县县城与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镇,也是泸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节点镇。全镇幅员面积88平方千米,辖农业行政村14个,社区3个,总人口5.85万人(2020),总耕地面积70410亩。是典型的城郊型经济镇,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省级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先进集体,市级平安创建示范镇,市级科普示范镇,市级奶牛产业化基地镇,市级敬老模范镇。 [1]

中文名: 得胜镇

别 名: 林坎,林坎驿

行政区划代码: 510521103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地理位置: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面 积: 88 km²

下辖地区: 14行政村、3个社区

政府驻地: 得胜镇林坎社区

电话区号: 0830

邮政区码: 646126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 5.85 万

著名景点: 冯河水库,五子凼水库

机 场: 泸州云龙机场

火车站: 泸县站、泸州站、泸州北站

车牌代码: 川E

地区生产总值: 9.69 亿元

建制沿革

1935年之前,得胜镇称林坎;林坎为古驿站,林坎驿站有一地名为接官坝,为古代泸州官员出城60里地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今将林坎古名改为林坎社区,接官坝也改为村。

1935年,置得胜镇;

1940年,得胜镇改乡;

1958年,得胜乡改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复置乡;

1992年,撤乡建镇;

1997年,得胜镇辖区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21个行政村和得胜、宋观2居委会;

2004年,得胜镇辖区面积56平方千米,辖21个农业村、2个社区;

2006年,泸州市人民政府将原顺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得胜镇,面积88平方公里,辖14个农业行政村、3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得胜镇古称林坎,位于四川南部、泸州北部、泸县县城南部。镇中心位置北纬N29°05′33.72″ 东经E105°24′35.01″。

得胜镇幅员面积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得胜镇属波伏丘陵低山区,地形呈波状起伏,地面高程218—757.7米,相对高差539.7米,占90.5%为丘陵低山地形。

地貌类型以风剥蚀为主,河流切割地貌次之。山露地形以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分布最广,第四系土层零星分布于河脊漫滩及滩地。岩性以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夹同色泥质粉砂岩互相迭置状,中夹不稳定长石石英砂岩,属粉细粒泥红层区,岩石性软破碎强风化。

气候

得胜镇属温暖潮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多年平均气温17.7℃-18℃之间;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毫米;四季分明,具有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327天),冬晚春旱,雨热同步,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交潜,旱重于涝的特点;雨量集中分布于5-9月。

水文

得胜镇境内现有主河道有4条,分别是县级河道马溪河(长9.5公里)、仁和溪(长5公里)和镇级河道宋观沟(长7公里)、浑水溪(长2.8公里)。

小一型水库有3座,分别是黄桷树水库、冯河水库、五子凼水库。小二型水库有4座,分别是桥田水库、新山沟水库、叶板桥水库、碑田水库。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得胜镇境内有3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585口山坪塘、19道石河堰;62.3公里引水渠分布于全镇。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11月,得胜镇总耕地面积70410亩。

植物资源

得胜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高粱、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葡萄、柚、甜橙、龙眼、花椒、大豆、茄子、黄花风铃木等优质水果、蔬菜和花卉为主;此外有中药材;2014年,得胜镇森林覆盖率达38%。

动物资源

得胜镇畜牧业以生猪、山羊、种兔、鸡鸭、鱼、蛋类等为主。

人口民族

2020年,得胜镇总人口5.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万,城镇化率18.8%;民族以汉族为主。

交通

得胜镇位于泸州市区以北25公里,泸县县城以南10公里,港城大道、219省道、合牛路、福石路、川南城际铁路及在建泸永高速、拟建泸东大道纵横交错,距隆纳高速公路牛滩出口7公里,交通便捷。

经济概况

综述

2020年1-9月,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9亿元,同比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13.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9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预计同比增长9.1%、10%;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72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9.5% ,较上年同期上升388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任务全县第三,总量全县第六。

第一产业

2018年,得胜镇第一产业总产值26868万元,比2017年增长2.54%。农业总产值17864.2万元,林业总产值263.4万元,牧业总产值7385万元,渔业总产值3861.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65.7万元。

2014年,得胜镇生猪、龙眼、优质稻三大主导产业和花木、蔬菜、水产三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龙阴沟中药材、罐顶山甜橙、仁和花卉、接官坝蔬菜等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个,家庭农场增加到6个;引进投资5000多万元的泡菜项目;农机化水平提高到42%;粮食总产达2.6万吨,发放种粮补贴64.22万元。

2008年,得胜镇农业总产值23770万元,比2007年增长21.52%;农业增加值14403万元,比2007年增长20%;大小春粮食总产量为2.83万吨;生猪出栏6.73万头,外销仔猪3.04万头,小家禽出栏64.85万只,禽蛋产量508吨,畜牧业总产值141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9.65%,人均261元。

第二产业

2019年,得胜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41950万元;工业增加值55792万元,比2018年增长4.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859万元,比2018年增长83.87%。

2014年,得胜镇规上企业增加值完成6407万元,比2013年增长19.4%。

2008年,得胜镇完成工业总产值70494万元,比2007年增长58%;工业增加值9067万元,比2007年增长6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49万元,比2007年增长95.3%。

第三产业

2019年,得胜镇第三产业总产值40304万元,比2018年增长10%;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23万元;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098万元。

2014年,得胜镇服务业增加值24619万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8百分点;电子商务起步;商贸流通业持续壮大,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家,经过资源整合、合并重组,物流企业达12家。

2008年,得胜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791万元,比2007年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002万元,同比增长19.9%。

社会事业

教育

2020年得胜镇有1所中心幼儿园,2所中心小学校和14个村小,3所初级中学校。

中心幼儿园(1所):得胜镇中心幼儿园

中心小学校(2所):得胜小学

初级中学校(3所):得胜中学、宋观学校、顺河学校

一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学校),三校一园形成格局(保留有仁和、梵音寺、桐乐三所村小)。另有三所民办幼儿园(顺河幼儿园、起点幼稚园、小叮当幼儿园),一所培训机构(朝露文化艺术学校)。全镇现有在职公办在职教职工288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99名,小学专任教师168名,幼儿教师22名。现有中小学生3850名(其中小学生2274名,中学生1576名),幼儿811名。

文化

2020年,得胜镇龙阴沟生态观光园、罐顶山橙香苑新村综合体建设持续推进;17个村(社区)电子阅览、图书借阅“一卡通”、广场体育健身、电影放映等免费开放;长期坚持组织群众开展得胜花灯传习和表演、民间民俗闹元宵、“三八”节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完成镇内4座“国宝龙桥”、9个国家、省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立碑立界工作。2014年11月,被省文化厅评选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7年,得胜镇仁和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并在2020年通过三年复检。

卫生

2020年,得胜镇将启动得胜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卫生院迁建工程预计5月份开工,占地约10亩,建成面积约7128平方米,预计投入资金2600万元。预计到年底,打造成三区一馆及医疗为一体的综合卫生院。免疫计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6%;食品药品安全、农村医疗卫生监管力度加大;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检查、白内障免费康复超额完成;落实计划生育二孩政策。截至2020年11月,得胜镇有综合卫生院1所,1所食药监所,1所畜牧站,52个村级卫生室。

截至2020年11月,得胜镇有卫生院1所,1所食药监所,1所畜牧站,14个村级卫生室。

社会保障

2020年,得胜镇发放临时救助金6.74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23.23%,落实供养金97.8万元;城乡低保金发放296.6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3.3万元。

历史文化

得胜镇有着淳朴的乡土风情。古龙桥的精雕细琢见证着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宋墓石刻的别具匠心演绎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曲药制作、得胜花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镇荣誉

得胜镇是泸州市平安创建示范镇、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镇、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省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模范镇、省级“三级联创”活动先进镇。

视频

泸县得胜镇得胜中学校《与《宪法》同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