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较优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比较优势是一个专有名词术语。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的定义: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说到比较优势,不能不提和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后者很好理解。你比我会理财,你在理财方面对我有绝对优势。中国的彩电制造技术比越南强,中国在彩电制造上对越南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和劣势是不是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关系或者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呢?乍一看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你比我会理财,在我们这两个人团队中当然是你来理财。中国比越南会生产彩电,当然是中国向越南出口彩电。但仔细一想,这个推理不能成立。你比我会理财,但你比我更会推销产品。在我俩这个团队中谁来理财,谁来营销?答案是:为了团队的总体利益,你只能忍痛割爱,将帐本留给我。我是不如你会理财,但我在推销产品上能力更差。将帐本给我能够为你腾出时间去搞营销。在我们这个团队中,你的比较优势是营销,而我的比较优势是理财。我们的分工合作关系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而不是绝对优势之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尽管你什么都比我行,但你不能什么都自己做。当然你可以选择什么都自己做,但那样你得到的收益会少于和我合作你所得的份额。同样道理,尽管中国在彩电生产上对越南有绝对优势,但在电脑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更大。因而中越贸易中会是中国向越南出口电脑,越南向中国出口彩电①。两国的贸易关系是建立在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对一个各方面都强大的国家或个人,聪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强势,四面出击,处处逞能或事必躬亲,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反之,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国家或个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强者”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强者”必定留出地盘给“弱者”。比较优势理论的精髓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总之,正是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物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时,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本身,同样促进着专业化决策的发展。

比较优势的适用范围

比较优势的原理本来是国际贸易学中的重要概念,现在广泛的用在各种竞争合作的比较当中,而不仅仅是企业间贸易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城市的功能定位,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求职者之间的能力比较,公司之间的发展能力比较,等等,任何可能发生比较和差异的地方都能用到比较优势原理。

名词解释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成本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比较其他国家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去交换别国生产的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因此获得比较利益。

李嘉图用下面的例子来解释此一原理

1、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国际分工之前,在毛呢和葡萄酒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各自具有相对优势。

葡萄牙生产每吨酒需要花费劳动时间80天,生产每吨毛呢需要花费劳动时间90天,而英国则分别需要120天和100天。

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上述情况下,英葡两国之间是不会发生贸易的,因为英国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都绝对高于葡萄牙。但是,李嘉图通过分析认为,两国仍能进行对双方都有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虽然都比英国有绝对的成本优势,但优势的程度并不相同。

葡萄牙的毛呢成本为英国毛呢成本的90%,酒的成本为英国的67%,其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均比英国的要低。但相对而言,酒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所以应该分工生产酒,以酒交换英国的毛呢更为有利。英国两种产品的成本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毛呢的劣势较小一些,所以应分工生产毛呢,以毛呢交换葡萄牙的酒更为有利。这种“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思想,是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依据这一思想进行国家间的分工和贸易,对各方都有利。

2、英葡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后,产品总产量增加了。

英葡两国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进行国际分工,英国分工生产毛呢,葡萄牙分工生产葡萄酒,所生产出的产品总量增加了。可见,分工生产后,劳动总量没有增加,产品总量却增加了。葡萄牙把170天的劳动全部用于生产酒,生产出2.125吨酒;英国则把220天的劳动全部用于生产毛呢,生产出2.2吨毛呢。英萄两国的劳动总量没有增加,仅仅由于进行了国际分工,就比以前多生产出0.125吨酒和0.2吨毛呢。

3、英葡两国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

在分工的前提下,英葡两国进行产品的国际贸易。如果用1吨毛呢交换1吨葡萄酒,其结果是葡萄牙换得1吨毛呢后还有1.125吨的酒,相对于没有实行国际分工前得到的比较利益是0.125吨的酒;英国换得1吨酒后还有1.2吨的毛呢,相对于没有实行国际分工前得到的比较利益是0.2吨的毛呢。由此可见,按比较成本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各参加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现代的国际理论已不再依赖李嘉图的劳动理论,当代经济学家认为:取得贸易利益的唯一必要条件是,价格比率在不同国家之间应有所不同。因此,当一个国家的各种商品都以相同比率优于另一个国家时,这种利益均等的情况,排除了从贸易中获利的可能性。进行贸易之后的商品的交换比率由相互需求法则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