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榴弹 - 武器名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榴弹 - 武器名称

榴弹也叫开花弹、高爆弹,是现代炮兵使用最多的基本弹种 。榴弹是炮弹中的"元老",它"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孙也最多。这类炮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或爆破的,又分为杀伤弹、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几种。

榴弹是靠弹丸爆炸时的弹片和炸药本身的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炮弹。现在,一些国家已不使用这一术语,也不作为一种炮弹弹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榴弹

外文名; Grenade

又称; 开花弹、高爆弹

出现时间; 公元1000年左右

最早出现国家; 中国

分类; 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

简介

榴弹是弹丸内装有猛炸药,主要利用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和炸药爆炸的能量以形成杀伤和爆破作用的弹药的总称。"榴弹"只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过去常将杀伤弹、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统称为榴弹。

榴弹,是弹药家族中普通平凡又神通广大的元老级成员,属于战术进攻型压制武器。发射后,弹上引信适时控制弹丸爆炸,用以压制、毁灭敌方的集群有生力量、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机场设施、指挥通讯系统、雷达阵地、地下防御工事、水面舰艇群等目标。

通过对这些面积较大的目标实施中远程打击,使其永久或暂时丧使作战功能,达到消灭敌人或延缓敌方作战行动的目的。

发展历史

几百年来,榴弹在战争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榴弹最早是由中国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制造的,当时的榴弹只是将中国人的革命性技术--火药加以应用。到了15和16世纪,欧洲人也学会了制造榴弹,并极大地提高了榴弹的威力。

早期榴弹的典型设计是在一个中空的金属容器中填满火药。士兵只需点燃油绳,然后尽快将榴弹投掷出去。到了18世纪,这种武器逐渐被人们摒弃:在当时的战斗模式中,榴弹并不十分有用,其简易设计又使得它异常危险。

到了20世纪,随着新型战斗模式的出现,这种武器又逐渐复苏。在一战的堑壕战中,士兵不用暴露自己的位置,即可用榴弹端掉敌方的机枪手。榴弹的机械点火系统使它变得相对安全实用。正是有了这种系统,榴弹才逐渐变成现代战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炮称为榴弹炮,19世纪开始采用变装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4.2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8.1公里,初速为635米/秒,最大射角65°。目前,炮身长为45倍口径,英国的As90式155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52倍口径,最大射程为24公里,采用火箭增程弹可达30公里,初速为827米每秒,最大射角75°。我们又称这种长身管的榴弹炮为加榴炮。

弹体外形的演变

弹体外形的演变以提高弹药射程为目标,其演变过程为从平底远程型弹形、底凹远程型弹形、枣核弹形、底排弹、最终发展到复合增程弹,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增程方式的演变

增程方式的演变以扩大增程效果为目标。仅通过弹形的改变提高杀爆弹的射程,增程效果是有限的。实际上弹形的演变是与相应的增程技术同步发展并成熟起来的。主要技术有:底排减阻增程技术,火箭助推增程技术,底排-火箭复合增程技术。

破片形式的演变

破片形式的演变以提高杀伤威力为目标。杀爆弹弹体爆炸后自然形成大量破片,其飞散速度可达900~1200m/s左右。

早期的杀爆弹主要是利用破片动能实现侵彻性杀伤。由于自然破片形状与质量的无规律性,破片速度衰减得相当快,限制了杀爆弹的有效杀伤范围。

将预定形状与质量的钢珠、钢箭、钨球、钨柱等预制破片装入套体,安装在杀爆弹弹体的外(或内)表面。杀爆弹爆炸后,预制破片与自然破片共同构成破片杀伤场。

根据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在弹体外(或内)表面上按照预先设计刻出槽沟,从而在杀爆弹弹体爆炸后产生形状与质量可控的破片。

炸药装药的演变

炸药装药的演变以提高杀伤、爆破威力为目标。炸药类型和爆轰能、弹丸炸药装填系数和装药工艺等,直接影响着杀爆弹的威力和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弹体材料的演变

弹体材料的演变以提高杀伤、爆破威力为目标。杀爆弹早期使用D50或D60弹钢材料,目前基本上由58SiMn、50SiMnVB等高强度、高破片率钢材所取代。这些新型炮弹钢与高能炸药的匹配使用,使杀爆弹的综合威力得到显著提高。

特点

杀伤弹的"肚子"里面装填炸药,在着地瞬间爆炸,可形成大量的破片去杀伤敌人。口径和结构不同的杀伤弹,杀伤效力也不同。85毫米榴弹,能产生约900块有效破片,可杀伤280平方米范围内的敌人,100毫米榴弹,产生1400块有效破片,杀伤范围比85毫米榴弹大30%;152毫米榴弹威力更大,可产生约2800块有效破片,威力相当于85毫米榴弹的三倍。

爆破弹的特点是炸药装得比较多,弹壳较薄,主要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来毁坏目标的。一般给它配"短延期引信",使它在撞击工事时不立即爆炸,而是钻入工事一定深度后再爆炸。

杀伤爆破榴弹既有杀伤作用,又有爆破作用,可以一弹两用。

现状

现在,榴弹性能越来越好,其中有:杀伤威力较大的钢珠弹、箭霰弹、子母弹;飞行距离较远的底凹弹、枣核弹、火箭增程弹以及底部排气弹等。现代某些杀伤榴弹的弹内装有数千颗小钢珠、小钢箭和小钢柱,这些榴弹杀伤破片多、杀伤面积大。如105毫米箭式榴霰弹,肚里装有4.15公斤炸药和8000颗小钢箭,弹丸空烽炸时,小钢箭可杀伤约6000平方米内的暴露步兵。小钢箭射入人体后,还会扭转、拐弯,医生施行手术也非常困难。

现代榴弹,不仅威力大,而且射程也远。不少榴弹可以飞行20-30公里,有的甚至达到40-50公里。应用上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野战炮。榴弹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其中,自行式榴弹炮主要有前苏联的74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09A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英国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法国F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日本7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1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等。

榴弹枪

榴弹枪即榴弹发射器。

榴弹发射器是一种以枪炮原理发射小型榴弹的武器,因其外形和结构酷似步枪或机枪,故人们常称之为"榴弹枪"或"榴弹机枪"。按发射方式,榴弹发射器分为单发和自动发射两种,按操持方式,榴弹发射器分为单人肩射和多人架射两种。在现代战争中,榴弹发射器的使用可提高步兵分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增大步兵而杀伤火力密度及火制地带,赋予步兵与多种目标作战的手段,同时也为其他兵种 提供了新型自备武器。

目前,榴弹发射器的发展方兴未艾,其基本趋势是:减轻系统重量,提高机动能力;改进总体布局,适应未来要求;提高威力、减轻弹重、精简配套;利用新技术,探索新原理。

压力触发的原理,榴弹射出,榴弹在旋转中飞行,当飞到一定程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Weighterd Pins会松开本来被卡住的引爆装置(Detonator),引爆装置和火帽前移,准备好被击发; 当榴弹击中目标或落地,位于弹头的触发器(Impact Trigger)在撞击的压力下,带动撞针(Firing Pin)直接撞向火帽,直接引爆没有延时。

枪榴弹是步兵近距离上使用的点面杀伤武器,主要用于杀伤有生目标,摧毁各种轻型装甲目标、永久火力点等野战工事。因此,枪榴弹的装备使用大大提高了步兵在现代战场上对付点、面目标和反装甲的作战能力。

榴弹枪发展简史

枪榴弹最早是在16世纪末出现的,17世纪有了用黑火药发射的枪榴弹。20世纪初,枪榴弹是利用手榴弹加尾杆,直接插入枪口,用空包弹发射的。后来在枪口安装发射筒发射的专用枪榴弹也得到了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枪榴弹不断得到改进,能以枪口兼作发射具,弹上带瞄准具,弹体尾管内装有弹头吸收器,使用实弹就可发射。

60年代初,随着装甲目标的发展,各种破甲枪榴弹也相继出现。但枪榴弹因体积、质量和后坐力等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受到了冷落。

70年代初,通过对未来战争的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明确枪榴弹的主要战术任务后,枪榴弹在结构、发射方式、使用材料等各方面都有了重大改进。尤其是捕弹器的出现,战斗部结构的改进,引信的更新,火箭增程技术以及新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在枪弹上的应用,更使枪榴弹在提高威力、扩大用途、增大射程、简化操作和降低成本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并逐步向着轻量化、系列化、多用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