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叶扁担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椴叶扁担杆 |
中文名称:椴叶扁担杆 拉丁学名 Grewia tiliaefolia Vahl 界 植物界 |
椴叶扁担杆(拉丁学名:Grewia tiliaefolia Vahl)为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
小乔木,高5-8米;嫩枝有灰色星状茸毛。叶纸质,近圆形或阔卵圆形,长8-13厘米,宽6.5-9.5厘米,先端急短尖,基部偏斜心形。
产于云南西南部。生长于海拔1200-1600米的灌丛草地上。非洲、印度、缅甸、中南半岛有分布。
信息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锦葵目
科 椴树科
亚科 椴树亚科
属 扁担杆属
种 椴叶扁担杆
族 扁担杆族
分布区域 云南西南部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5-8米;嫩枝有灰色星状茸毛。叶纸质,近圆形或阔卵圆形,长8-13厘米,宽6.5-9.5厘米,先端急短尖,基部偏斜心形,上面初时有稀疏单毛,以后变秃净,仅在脉上有毛,干后黑褐色,下面深褐色,有疏毛或秃净,三出脉的两侧脉强直上行,长为叶片的2/3,离边缘1.5-2.7厘米,各有二次支脉5-6条,达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1厘米。聚伞花序2-6枝丛生于叶腋,每枝有花3朵,花序柄长1-1.5厘米;花柄长6-7厘米,构被灰褐色茸毛;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7-8毫米,两面均有灰黄色软茸毛;花瓣黄色,比萼片短且窄;雄蕊多数,比萼片稍短,分为5组,基部微连生;子房有毛,花柱比雄蕊略长,柱头扩大成头状。核果不分裂。花期5-6月。[1]
生长分布
产于云南西南部。生长于海拔1200-1600米的灌丛草地上。非洲、印度、缅甸、中南半岛有分布。
主要价值
扁担杆果实橙红鲜丽,且可宿存枝头达数月之久。为良好的观果树种。宜于园林丛植、篱植或与假山、岩石配置,也可做疏林下木。枝叶药用,辛、甘,温。健脾益气,祛风除湿,解毒,可治小儿疳积等症; 茎皮纤维色白、质地软,可作人造棉,宜混纺或单纺;去皮茎杆可作编织用。
繁殖方法
用播种或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
第一步:成熟时果实由绿变红,然后陆续自然落下。采集种子要在果实落地前将母树四周地面上的杂草石砾清除干净,以便收集种子。调制种子时,将收集到的种子放入缸内浸泡,果肉腐烂后经搓洗、阴干,便得到纯净种子。
第二步:土壤解冻后立即整地 在整地前要浇足底水。施足底肥,底肥用腐熟的农家肥,然后细耕整平。
第三步:采用低床育苗,开沟条播,播幅6~7厘米,幅距20厘米,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l厘米,每亩用种5千克。播种在春分前后进行,播种时土壤要湿润,覆土后盖草。
第四步:播种后保持床内土壤湿润。出苗前不要大水漫灌,如果太旱,可以喷水。幼苗期间要注意遮荫。定苗分两次进行,当大部分苗术出现真叶和苗高5厘米时各一次。定株后适时浇水,除草施肥,土壤要保持湿润而不积水。
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简易。春季发芽前做适度短截,促其萌发枝条,保持树形丰满。全年追肥2次,第1次在6月下旬,每亩用硫酸铵10千克,第2次在7月下旬,每亩施硫酸铵15千克。
扁担杆属介绍
Grewia L. 扁担杆属,椴树科,约15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30种,广布于西南、西北、东部至东北,但主产地为西南部,有些种类的纤维可为制纸的原料。灌木或乔木,直立或攀援状,多少被星状柔毛;叶互生,基部3脉或脉常极多数;花两性或单性异株,腋生,丛生或排成伞形花序或有时花序与叶对生;萼片5分离;花瓣5,基部有腺体或有时缺;雌雄蕊柄存在;雄蕊极多数,着生于短的花托上;子房2-4室,每室有胚珠2-8颗;花柱顶部扩大,柱头多少盾状或裂片阔;核果2-4裂,通常有沟槽,有种子2-4(8)颗;种子间具假隔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