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血水草根 (罂粟科 血水草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血水草根 (罂粟科 血水草属植物))
血水草根,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及湿疹,疥癣等。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血水草根
- 别 名:广扁线、捆仙绳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罂粟目
- 科 :罂粟科
- 属 :血水草属
- 种 :血水草
- 毒 性:小毒
- 采收时间:9-10月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
入药部位:根及根茎。 性味:味苦、辛,性凉,小毒。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及湿疹,疥癣等。
相关配伍
1、治咽喉肿痛:血水草根5g,山豆根10g。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2、治下肢溃疡:用1%高锰酸钾液洗净伤口,取血水草根适量,捣烂外敷或干粉撒布伤口。(《中国民族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采集加工:9-10月采,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血水草,又名黄水草、见血参、人血草、全血草、散血草、片莲、扒山虎、黄芋菜、雪花罂粟。多年生无毛草本,具红黄色液汁。根橙黄色,根茎匍匐。叶全部基生,叶片心形或心状肾形,稀心状箭形,长5-26厘米,宽5-2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耳垂,边缘呈波状,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掌状脉5-7条,网脉细,明显;叶柄条形或狭条形,长10-30厘米,带蓝灰色,基部略扩大成狭鞘。花葶灰绿色略带紫红色,高20-40厘米,有3-5花,排列成聚伞状伞房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薄膜质;花梗直立,长0.5-5厘米。花芽卵珠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萼片长0.5-1厘米,无毛;花瓣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7-1.8厘米,白色;花丝长5-7毫米,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子房卵形或狭卵形,长0.5-1厘米,无毛,花柱长3-5毫米,柱头2裂,下延于花柱上。蒴果狭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0.5厘米,花柱延长达1厘米(果未成熟)。花期3-6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边、林下阴湿肥沃地,常成片生长。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根茎细圆柱形,弯曲或扭曲,长可至50cm,直径1.5-5m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节间长2-5cm,节上着生纤细的须状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红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苦。
药理作用
- 1、抗菌抑菌作用。
- 2、镇痛镇静作用。
- 3、毒性:肝毒性。
相关论述
1、《湖北中草药志》:“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眼结膜炎,尿路感染,产后小腹痛,全身瘙痒,骨折,毒蛇咬伤,脓疱疮,热疖,小儿湿疹,癣疮等症。”
2、《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用于肝热目赤,跌打损伤,腰痛。”
3、《中国民族药志》:“治咽喉肿痛,下肢溃疡,腹痛腹泻,出血等症。”
血水草根(中药材)
拼音:Xuè Shuí Cǎo Gēn
别名:广扁线、捆仙绳。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血水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株具红橙色汁液。根和根茎匍匐,黄色。茎紫绿色,有光泽。叶基生;叶柄细长,长10-30cm,基部具窄鞘;叶片卵圆状心形或圆心形,长5-26cm,宽5-20cm,先端急尖,基部耳垂状,长2-9cm,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有白粉,掌状脉5-7条,细脉网状,明显,边缘呈波状。花季灰绿色而略带紫红色,高20-40cm,有花3-5朵,排列成伞房状聚伞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0.2-lcm,先端渐尖;花萼2,盔状,长0.5-1.5cm,无毛,先端渐尖,基部合生,早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长1-2.5cm,宽0.7-1.8cm;雄蕊多数,花丝长0.5-0.7cm,花药长圆形,长约0.3cm,黄色;子房卵形或窄卵形,长0.5-1cm,无毛,花柱长0.3-0.5cm,柱头2裂。蒴果长椭圆形,长约2cm,直径约0.5cm,先端稍细小。花期3-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边、林下阴湿肥沃地,常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
性状
1.性状鉴别 根茎细圆柱形,弯曲或扭曲,长可至50cm,直径1.5-5m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节间长2-5cm,节上着生纤细的须状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红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苦。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小,有的可见单细胞毛。皮层宽广。外韧型维管束数个,排列成环状。韧皮部外侧有新月形纤维束。束内形成层隐约可见。木质部有十至数十个导管。髓较大。髓射线宽。本品皮层及髓部散有乳汁管,直径40-90μm,有时可见黄色或白色油滴状分泌物。
化学成分:根茎含血根碱(sanguin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及湿疹;疥癣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