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蜀五加(五加科 五加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蜀五加(五加科 五加屬植物))

是傘形目五加科五加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陝西、貴州、甘肅、四川、河南、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3,2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灌木叢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蜀五加(學名: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蜀五加
  • 二 名 法: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傘形目
  • 科 :五加科
  • 屬 :五加屬
  • 分布區域:陝西省, 甘肅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重慶市等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4米;枝無刺或節上有一至數個刺;刺細長,針狀,基部不膨大。葉通常有小葉3,稀4-5葉柄長3-12厘米;小葉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先端短漸尖、漸尖至尾尖狀,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疏生齒牙狀鋸齒或不整齊細鋸齒,側脈約8對,上面不及下面明顯,網脈不甚明顯;小葉柄長3-10毫米,無毛。

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或數個組成短圓錐狀花序,直徑約3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長3-10厘米;花梗長0.5-2厘米;花白色;萼無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毫米,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2-2.5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球形,有5棱,直徑6-8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1-1.2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1]

近種區別

本種和藤五加Acanthopanax leucorrhizus (Oliv. ) Harms近似,區別在於葉通常有3小葉,小葉片革質,全緣或疏生鋸齒,下面灰白色。

參考文獻

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 ex Diels in Bot. Jahrb. 29: 488. 1900; Harms & Rehd. in Sargent, Pl. Wils. 2: 559. 1916; Harms in Mitt. Deutsch. Dendr. Ges. 27: 16. 1918; 鍾心煊, 科學社叢刊1: 188. 1924; 陳嶸, 中國樹木分類學925. 1937; Li in Sargentia 2: 73. 1942; 崔友文, 北研叢刊6: 181. 1947——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Harms) Nakai Fl. Sylv. Koreana 16: 30. 1927.

蜀五加(中藥)

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AcanthopanaxsetchuenensisHarms的根皮。具有祛風利濕,舒筋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拘攣麻木,癱瘓,小兒麻痹,水腫,皮膚濕癢,咳嗽,哮喘。

形態特性

蜀五加又名:四川五加《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灌木,高達4米;枝無刺或節上有一至數個刺;刺細長,針狀,基部不膨大。葉通常有小葉3,稀4-5,葉柄長3-12厘米;小葉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先端短漸尖、漸尖至尾尖狀,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疏生齒牙狀鋸齒或不整齊細鋸齒,側脈約8對,上面不及下面明顯,網脈不甚明顯;小葉柄長3-10毫米,無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或數個組成短圓錐狀花序,直徑約3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長3-10厘米;花梗長0.5-2厘米;花白色;萼無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毫米,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2-2.5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球形,有5棱,直徑6-8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1-1.2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3200m的灌木叢林中。分布於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入藥部位:根皮。

性味:味辛、微苦,性溫。

功效:祛風利濕舒筋活血止咳平喘

主治: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拘攣麻木癱瘓小兒麻痹水腫皮膚濕癢咳嗽哮喘

相關配伍

* 1、治風濕疼痛:五加皮15g。水煎服,或加量泡酒服。

* 2、治風濕關節疼痛,四肢拘攣疼痛:五加皮、木瓜、松節各90g,研末,每服12g,每日2次,開水送下。(1-2方出自《甘肅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慎服。

採集加工:秋季挖根,洗淨,除去鬚根,趁鮮剝取根皮,切段,曬乾。 [2]

相關論述

《甘肅中草藥手冊》:「祛風濕,強筋骨。主治風濕疼痛,筋骨痿軟,四肢拘攣,皮膚風濕及水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