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有機化合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植物激素(有機化合物) 亦稱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內源激素,是指植物體內產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調節(促進、抑制)自身生理過程的有機化合物。
已知植物體內產生的激素有六大類,即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複雜、多樣。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發芽、生根、開花、結實、性別決定、休眠和脫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和發育過程,而脫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則是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成熟和衰老。這幾種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除各有其獨特作用外,還能互相促進或抑制,充分發揮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一些礦質養分如氮、磷、鉀和土壤逆境脅迫會影響植物根系激素的含量和分布,進而調控根系生長[1]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接受特定環境信號誘導產生的、低濃度時可調節植物生理反應的活性物質。在細胞分裂與伸長、組織與器官分化、開花與結實、成熟與衰老、休眠與萌發以及離體組織培養等方面,分別或相互協調地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分化。
分類
即生長素(auxin)、赤黴素(GA)、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乙烯(ethylene,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複雜、多樣。例如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發芽、生根、開花、結實、性別的決定、休眠和脫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節控制作用。
植物激素的化學結構已為人所知,人工合成的相似物質稱為生長調節劑,如吲哚乙酸;有的還不能人工合成,如赤黴素。市場上售出的赤黴素試劑是從赤黴菌的培養過濾物中製取的。這些外加於植物的吲哚乙酸和赤黴素,與植物體自身產生的吲哚乙酸和赤黴素在來源上有所不同,所以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有稱為外源植物激素。最近新確認的植物激素有,多胺,水楊酸類,茉莉酸(酯)等等。植物體內產生的植物激素有赤黴素、激動素、脫落酸等。現已能人工合成某些類似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質如2,4-D(2,4-二氯苯酚代乙酚)等。
植物自身產生的、運往其他部位後能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微量有機物質稱為植物激素。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5類: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而油菜素甾醇也逐漸被公認為第六大類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