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浦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棠浦鎮隸屬於中國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位於宜豐縣東部,古稱新安,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始立新安鄉,棠浦由新安先後改區、鄉,1994年11月棠浦鄉撤鄉設鎮。東鄰新莊鎮,西接澄塘鎮,南界上高縣,北與花橋鄉毗連。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16公里,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3公里,距省會南昌114公里。全鎮土地面積為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04人(2017年)。該鎮鎮共轄19個行政村和一個集鎮居委會。[1]
中文名稱: 棠浦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
下轄地區: 19個行政村,1個集鎮居委會
電話區號: 0795
郵政區碼: 336304
面 積: 115平方公里
人 口: 21804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中亞熱溫暖濕潤區
目錄
建制沿革
棠浦鎮古稱新安鄉,直至清代。
民國時期先後為第六區、第三區駐地,境內曾設過棠浦鄉、江洲鄉,
建國後為棠浦區駐地。鄉境設過曲溪、浦澄、永和、沙袁、冠溪、稻香等6鄉。
1956年並為棠浦、江洲兩鄉。
1958年改稱人民公社。以後棠浦和江洲2鄉時有分合,公社以下轄大隊、生產隊。
1983年冬公社復名鄉,鄉以下設村,鄉的規模基本未變。1994年11月,棠浦鄉撤鄉設鎮。全鎮共轄19個行政村和一個集鎮居委會,102個自然村,170個村民小組,1個鎮辦果園場,2個鎮辦林場,鎮直鎮辦企事業單位42個。全鎮有7815戶、2422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772人),全屬漢族。
行政區劃
棠浦鎮轄19個行政村,即:高家、嶺下、沐溪、講堂、南坪、東劉、西劉、稻香、灄田、袁謝、沙塘、駱家、陳家,楓林、姚家,塘嶺,澄溪,棠浦、車田和一個集鎮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棠浦鎮位於宜豐縣城東部,東鄰新莊鎮,西接澄塘鎮,南界上高縣,北與花橋鄉毗連。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16公里,全鎮土地面積為115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棠浦集鎮位於宜楊公路與上奉公路的交匯點上,距縣城23公里,距省會南昌114公里。
地形地貌
棠浦屬丘陵地區,地形北高南低,鎮北部為淺山區,中、南部屬丘陵地。
氣候條件
澄塘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屬中亞熱溫暖濕潤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炎涼適宜無霜期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棠浦河等三條河流穿境而過。水資源2.17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2億立方米,地下水0.259億立方米)。有水面586畝,水庫123座,總庫容量1746.24萬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13座,山塘107座
礦藏資源
該鎮蘊藏着煤炭、石灰石、沙金、石膏和石英石,其中尤以煤炭為最,主要分布在楓林、姚家、陳家、沐溪一帶,探明儲量在1260萬噸以上。
植被資源
棠浦鎮北部為淺山區.山內主要林種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竹林,灌木林和地被物,主要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濕地松,油茶,毛竹,樟樹,株樹,梓樹,楠木,桐樹,烏桕,柏木等,鎮境中南部為丘陵地帶,主要以防護林,油茶林為主。野生蕨類主要有半邊蓮,公母草,馬鞭草,車前草,蘆葦,野棕樹,叫雞公等。該鎮有林地54190.5畝,森林覆蓋率58%。全鎮每年新增造林面積2100畝,用材林活立木蓄積量為137852立方米。
土特產品
沙塘米酒色呈淺黃,酒清見底,醇香可口,富有後勁,立冬後至冬至製作為佳。制酒時用柳條糯米50斤洗淨,浸泡4小時左右,撈起濾干,上甑蒸熟,再將糯米飯倒入竹盤內冷卻,冷至20度左右盛入甑中,用一比一的冷清水沖涼,邊沖邊放入酒藥(50-60克)。待濾干後,放入缸內密封保溫。四天左右出酒,脫缸後倒入大缸,將原洗米飯的水及酒藥倒入,封好,一星期後用鍋鏟攪動,待浮糟後,過濾,即可煮沸食用。封缺陳釀半年更佳。南坪米粉系棠浦鎮南坪村出產,故而得名。每年春、夏、秋晴好天氣產出,純手工製作。出粉時,先把生米做成粉,每缸粉需大米120斤,用水浸泡7天後,撈出洗乾淨,用石磨將其磨成粉狀,用布袋裝好壓干,入甑蒸三成熟,碾成粉,倒入特製的粉筒、粉底子、榨架壓成粉條,再高溫煮熟,二次蒸煮須保持30℃以上溫度。趁熱放置陽光下晾曬,風力要在2-3級以上。當天曬乾方好,次日則廢。該粉韌性較高,食前置於冷水中久泡不斷,食用口感爽滑強韌,常用魚、肉、蔬菜等配製烹調,深受縣內外各界人士喜愛。
社會事業
教育
明清時書院、私塾遍布境內各處,曲江書院最為有名。改革開放後,棠浦鎮教育事業發展很快。
2001年至2005年,先後籌資250多萬元,加大學校危房改造,新建中心小學教學大樓,改造江洲聯小,新建棠浦中學電教大樓,完善多媒體遠程教學設施。
全鎮有中學1所,18個教學班,學生818人,教職工87人,其中獲高級職稱教師5人,中級職稱教師28人。有完全小學5所,教學點5個,教學班52個,1516名學生,教職工101人,其中小學特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22人。全鎮小學附設學前班5個,237名學前兒童。集鎮設有幼兒園2所,入園兒童207人,教師11名。僅2003年,全鎮投入教育建設經費達150萬元,同年棠浦中學考取省重點高中人數列全縣鄉鎮中學絕對數第一名。
截止2005年,入學率、普及率、畢業率均為100%,升學率為79.5%(其中統招升學率35.8%),鞏固率為99.8%。
衛生
醫療事業也得到健康發展。2005年,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計劃生育率、節育率分別為8.88‰、98%、93.61%。棠浦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2004、2005年均榮獲宜春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鄉鎮」表彰。棠浦中心衛生院於1943年成立,1994定為省一級甲等衛生院。2004年,醫院有在編醫務人員71人,開放病床52張,擁有300毫安X光機、進口B超機、多參數心電監護儀、胃鏡工作系統等先進醫療設備。門診量26000人次,住院人數1500人次,年手術量250例。
基礎設施
該鎮共有縣、鎮、村級道路17條,總里程112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組組通汽車」。近年來,全鎮共改造硬化村級公路10餘公里,先後投資近200萬元整修病險水庫5座,完成水利渠道配套工程近5公里,投資新建了高家等村的飲水工程,新建袁謝電灌站。集鎮建成長達2公里的興浦大道,水電設施到位,420戶農民到集鎮居住開店,集鎮人口發展到8800人,總體規劃面積達3平方公里。移動和聯通的信號100%覆蓋集鎮和行政村,程控電話入戶率達84%。有線電視全面開通。近年來,先後投資200萬元完善集鎮配套設施,改造占地456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安裝近2.5公里的集鎮路燈,新建集鎮下水道2000米。
人口民族
2003年底,全鎮有6184戶,2409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03人), 全屬漢族,勞動力7658人。
經濟發展
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34億元(其中:工業8000萬元,農業5400萬元),財政收入495.7萬元。
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884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4380萬元、農業產值446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466萬元,占任務的106.2%,剔除農業稅同比增長25.8%。
2016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7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4355.3萬元。按照縣委提出的「生態3+1」發展模式,積極招商引資服務工作,確保項目儘快簽約落地投產。全年共新簽約項目三個,包括:投資額達1485萬美元的裕盛(宜豐)模具有限公司、投資3600萬元的宜豐縣美津食品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的宜豐華邦新材料有限公司。還與廣東正業科技有限公司鋰電產品產業、經律論禪文化旅遊小鎮的禪文化旅遊項目、盛惠紡織新增生產線項目、鷹美製衣匡威服裝研發中心項目、冠營電子手機配件生產項目、東莞彰元鞋材鞋類生產項目、葛洲壩環嘉集團再生資源回收項目等有洽談投資意向。
2017年,全鎮共組織財稅入庫數近1.1億元,消滅了2016年財政赤字700多萬元,2017年預算內結餘197萬元;新增規上企業1家,共6家,規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4%;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7.9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6.8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0%。
第一產業
全鎮有土地面積46798畝,其中水稻耕種面積30382畝,水田29777畝,旱地605畝。該鎮千畝以上灌溉陂2座,全鎮有效灌溉面積25627畝,其中旱澇保收面積23774畝。2003年,全鎮耕地面積29477畝,其中:水田28318畝,旱地1159畝,經濟作物3857畝,糧豆總產20204噸,人均純收入780元,油菜籽產量118噸。盛產花生、西瓜、紅薯、大豆等。生豬出欄22000頭,存欄12000頭;耕牛存欄4100頭,家禽飼養256100羽;果園1800畝,年產水果460噸,全鎮飼養100頭以上養豬戶150戶以上,水面生態養殖戶25戶。利用荒坡、荒灘種植楊樹22.2萬株,養殖業和楊樹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興產業。2005年農業產值4460萬元。
第二產業
截止2005年,該鎮有1個鎮辦果園場,2個鎮辦林場,鎮境有省辦煤礦1個,鎮直鎮辦企事業單位38個,省級煤矸石發電廠1個,鎮辦煤礦9個,砂輪廠1個,運輸公司1個,工業產值14380萬元。
歷史文化
棠浦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自古有名,龔家龍燈、集鎮童謠、高家龍船、江洲拳術,聞名縣內外。1990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棠浦「全省體育先進鄉」稱號。棠浦鎮地處交通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事頻繁。悠遠發達的人文歷史,品類繁多的古蹟文物,幾經戰爭創傷,加之「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大部分文物古蹟被焚燒、拆毀,只有為數不多的有幸保存下來。
風景名勝
棠浦鎮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兩處:磨子山文化遺址和東皮嶺文化遺址。高家康樂古城,傳為陶淵明父陶回封地。明代兵部侍郎毛倫(世稱毛天官),清代王錫候(因編《字貫》而釀出清代江西最大的文字獄——「王錫候《字貫》案」),近代之龔棟(震驚中外的「棠浦教案」遇難者),皆為境內俊彥英傑。
磨子山文化遺址
磨子山文化遺址位於棠浦鎮棠浦村磨子山,面積約100畝,距棠浦鎮o.5公里,離棠浦河約200米,1981年11月,全區文物普查時發現。在遺址發掘石斧1件、陶片數十片。經考古人員考證,磨子山文化遺址屬春秋文化遺存。
東皮嶺文化遺址
東皮嶺文化遺址位於棠浦鎮東北方向約3公里處,離浦江(棠浦河)1公里,1981年11月全區文物普查時發現在遺址發掘石斧3件、陶片數十片、石錛3件、鼎足1件,經考古人員考證,東皮嶺文化遺址屬春秋文化遺存.
康樂古城遺址
距棠浦鎮約500米處的高家村,傳為晉之康樂古縣縣城遺址,為謝靈運封地。遺蹟占地面積約150畝,成「圓」形狀,四周築有土城牆,牆高約10米。康樂古城遺蹟原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樓,現存西門口一座,略有殘缺,青苔雜樹叢生,門高4.5米,寬3米,進身(厚)3.5米,青磚砌成,穩固如座小山。東、南、北三門於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舊」時拆毀。1981年11月,宜春地區文物普查試點考察時,在遺址發現有晉墓畫像磚,上有模印太宋出巡圖,和「太守」二字。1982年6月文物普查時,又在遺址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及漢商周的石器、陶片.983年,古城遺址被列為宜豐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明代兵部侍郎毛倫(世稱毛天官),
清代王錫候(因編《字貫》而釀出清代江西最大的文字獄——「王錫候《字貫》案」),
近代龔棟(震驚中外的「棠浦教案」遇難者)。
視頻
棠浦鎮工會聯合會《南坪手工米粉》李劍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