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梨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茶梨(学名:Anneslea fragrans Wall.)是山茶科,茶梨属乔木,高可达15米,有时为灌木状或小乔木;树皮黑褐色;叶革质,通常聚生在嫩枝近顶端,呈假轮生状,叶片形变异很大,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上面深色,有光泽,下面淡绿白色,密被红褐色腺点;中脉在上面稍凹下,下面隆起,侧脉上面稍明显,花数朵至10多朵螺旋状聚生于枝端或叶腋,苞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有时近圆形,外面无毛,边缘疏生腺点;萼片质厚,淡红色,阔卵形或近于圆形,花瓣基部连合,花丝基部与花瓣基部合生,花药线形,基部着生,子房半下位,无毛,果实浆果状,革质,圆球形或椭圆状球形,花萼宿存,厚革质;种子具红色假种皮。1-3月开花,8-9月结果。[1]

分布于中国福建中部偏南及西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莽山、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及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南部等地;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尼泊尔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林缘沟谷地以及山坡溪沟边阴湿地。

茶梨树冠为宝塔形,树冠枝叶密茂,树姿优美。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的园林绿化树种。茶梨木材为建筑、家具用材;树皮、树叶可药用,微苦、涩、凉,消食健胃,舒肝退热;用叶研粉,可治消化不良;树皮煎服可治肠炎 。

形态特征

乔木,高约15米,有时为灌木状或小乔木;树皮黑褐色;小枝灰白色或灰褐色,圆柱形,无毛。叶革质,通常聚生在嫩枝近顶端,呈假轮生状,叶形变异很大,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有时近披针状椭圆形,偶有为阔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3 厘米,宽3-5.5 厘米,偶有为6-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短渐尖,有时短尖,尖顶钝,偶有近钝形或圆钝形,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全缘或具稀疏浅钝齿,稍反卷,上面深色,有光泽,下面淡绿白色,密被红褐色腺点;中脉在上面稍凹下,下面隆起,侧脉10-12对,上面稍明显,下面不甚明显,有时稍隆起;叶柄长2-3厘米。

花数朵至10多朵螺旋自状聚生于枝端或叶腋,花梗长3-5厘米,偶有仅约2厘米;苞片2,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有时近圆形,长3-4.5毫米,外面无毛,边缘疏生腺点;萼片5,质厚,淡红色,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1-1.5厘米,顶端略尖或近圆形,无毛,边缘在最外1片常具腺点或齿裂状,其余的近全缘;花瓣5,基部连合,长5-7毫米,裂片5,阔卵形,长13-15毫米,顶端锐尖,基部稍窄缩;雄蕊30-40枚,花丝基部与花瓣基部合生达5毫米,花药线形,基部着生,药隔顶端长突出;子房半下位,无毛,2-3-室,胚珠每室数个,花柱长1.5-2毫米,顶端2-3裂。果实浆果状,革质,近于下位,仅顶端与花萼分离,圆球形或椭圆状球形,直径2-3.5厘米,2-3室,不开裂或熟后呈不规则开裂,花萼宿存,厚革质;种子每室1-3个,具红色假种皮。花期1-3月,果期8-9月。

主要价值

景观:茶梨树冠为宝塔形,树冠枝叶密茂,树姿优美。叶厚革质,光亮深绿。下枝平展、上枝条斜上,树冠浓郁。春发嫩叶鲜红色,点缀于老叶丛中,红绿相间。果大呈橙黄色,略似海棠,宿萼大更显奇特。总之,它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的园林绿化树种。

材用:茶梨木材浅黄色,细致均匀,切削面光滑,强度中,中等耐腐。为建筑、家具用材。

药用:树皮、树叶可药用,微苦、涩、凉,消食健胃,舒肝退热;用叶研粉,可治消化不良;树皮煎服可治肠炎。

主要变种

披针叶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 var. lanceolata Hayata):该变种和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较小,长约3厘米,直径1-1.2厘米,果梗较短,长2.5-3厘米,以及长圆状披针形至近披针形的叶片,长10-13厘米,宽3-3.5厘米,顶端短尖,尖顶钝等。为中国台湾特有变种,分布于屏东、台东及恒春等南部地区;生长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

高山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 var.alpina (Li) Kobuski):该变种和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较小,卵形或近卵圆形,长仅4-6厘米,宽3-4厘米,顶端钝等。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勐宁;生长于海拔约2700米的林中。

厚叶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 var. rubriflora (Hu et H. T. Chang) L. K. Ling):该变种和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3-16厘米,宽4.8-7厘米,顶端圆,中脉在上面粗壮,明显隆起以及果实较大,长3-4厘米,直径约2厘米,果梗粗壮,长2-3厘米等。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7-8月。特产于中国广东阳春八甲河尾山;生长于海拔300-500米的山地林中或沟谷地林缘。该变种和海南茶梨甚为近似,区别仅在于后者的叶片一般较小,顶端近于圆形或短钝,中脉在上面明显下凹以及果实较小,长约1.5-2厘米,直径约1.5厘米,实无另立一个新类型的必要。

海南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 var. hainanensis Kobuski):该变种和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长圆形至椭圆形,较小,长6-8厘米,宽2.5-3.3厘米,顶端短钝,偶有近圆钝形,中脉在上面明显下凹,果实较小,长1.5-2厘米,直径约1.5厘米,果梗长2-4厘米等。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7-8月。分布于中国海南吊罗山、陵水、保亭和广西十万大山等地;多生长于海拔600-800米的山坡沟谷林中,有时也见于山地灌丛中。

生长环境

多生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林缘沟谷地以及山坡溪沟边阴湿地。

茶梨是零星散生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处在第2层林木中,在这种特定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茶梨幼树耐荫、成年大树喜光,宜温暖生境。通过对茶梨植物群落调查,森林群落组成主要是松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杜鹃花科、木兰科、桦木科、野茉莉科、金缕梅科、山矾科、竹亚科等,大都属于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其群落结构及林相的特征为:茶梨属中层树种,上层林木有银杉、长苞铁杉;中层有甜槠、光叶石楠、厚皮香、美叶石栎、尖叶红淡、南岭山矾、树参、石斑木;下层灌木层植物有短尾越桔、尖萼柃木、映山红抄、吊灯花;草本层主要为:中华里白、变异鳞毛蕨、蕨状苔草、淡竹叶;藤本植物有异叶爬山虎、京梨猕猴桃、南五味子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福建中部偏南及西南部(仙游、大田、龙岩、上杭)、江西南部(龙南、寻乌、安远)、湖南南部莽山、广东(乳源、英德、连县、南雄、新丰、从化、温塘山、鼎湖山、信宜、增城)、广西北部(龙胜、兴安、临桂、武鸣、融水、大苗山、灌县、上林、平南、象州)、贵州东南部(榕江、荔波、丹寨)及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双版纳、勐海、耿马、思茅、沧源、勐腊、佛海、景洪、屏边、临沦、双柏、峨山、腾冲、顺宁、广南、景东、墨江、龙陵、镇越、六顺、镇康、凤庆)等地;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尼泊尔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采种

茶梨果实10月下旬-11月上旬成熟,浆果状蒴果由黄绿色转黄褐色,上部微裂,假种皮变红色,种仁饱满时,就要及时采集。果实采回后,置通风室内,晾摊2-3天,完成后熟后,拿到室外水泥地上,用脚踩踏,将果壳踩开,取出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搓去红色假种皮,漂去空籽粒,捞出晾干2-3天。随采随播或润沙贮藏,贮藏种子的沙子不要太湿,以免烂种。

育苗

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深厚肥沃湿润之地。整地方法同常规育苗,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100千克、优质复合肥100千克、厩肥200千克、呋喃丹5千克,拌匀后结合整地,放入苗床,圃地要深耕细整,土块细碎。播种育苗播种可分冬播和春播,冬播即种子处理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即可播种。随采随播可减少贮种的麻烦,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早,苗木质量好,但苗圃管理用工多。春播为百3-4月,种子经过贮藏后进行润砂催芽,有部分破胸吐白时,即可播种,可提早出苗,节约用工。

播种

常采用条播,条距20-25厘米,播种沟深4-5厘米,沟内垫一层2-3厘米的黄心土,再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用黄心土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并覆盖稻草保湿。

栽培技术

①适时护荫:茶梨幼苗喜阴怕日灼,在适当遮荫条件下,苗木生长迅速,1年生苗高可达40-50厘米。因此,当幼苗出土后,气温开始上升,于4月底至5月初,要搭上高1.8米的棚架,上盖透常度60%的遮阳网,以利于苗木生长。

②及时中耕除草:茶梨喜深厚疏松的土壤,圃地要勤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同时,也要注意排除渍水,防度止根腐。

③勤施肥:茶梨须根发达,叶片大,需肥量大,因此要勤施肥,5-6月展叶期,每半月要施1次0.5%的尿素水,7月结合抗旱追肥;8-9月为苗木生长高峰期,要施1-2次人粪尿,9月下旬要停止施肥。

病虫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与日灼,根腐病是高温高湿引起的,防治方法是排除渍水,并用质量分数1%的青矾溶液淋篼,15分钟后用清水洗苗,以免发生药害。日灼要及时护荫,在发病初期连续喷2次质量分数0.125%托布津防治效果好。

虫害:有地老虎和金龟子幼虫危害地上、地下部位,可用质量分数0.125%的氧化乐果淋篼,或早、傍晚人工捕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