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桫欏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桫欏科(學名:Cyatheaceae)是蕨類植物中一個十分獨特的類群,該科植物都是樹形蕨,全世界共有9個屬,約650種。桫欏孢子化石的分布表明,早在侏羅紀這種樹形蕨就已存在,隨着氣候、地質環境的變遷,如今桫欏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桫欏科植物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AlsophilaR.Br.新舊世界均有分布,但分布中心在馬來西亞;SphaeropterisBernh.分布中心也在馬來西亞,但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無分布,少數種類到新世界熱帶地區;CyatheaSm.和Cnemidaria C. Presl分布於美洲熱帶地區。中國有2屬,14種2變種。

  • 中文名:桫欏科
  • 拼 音:suō luó kē
  • 學 名:Cyatheaceae Kaulf. (1847)
  • 界:植物界
  •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 門:輪藻總門
  •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綱:木賊綱(水龍骨綱)
  • 亞 綱:水龍骨亞綱
  • 目:桫欏目
  • 科:桫欏科

簡介

陸生蕨類植物,通常為樹狀,喬木狀或灌木狀,莖粗壯,圓柱形,高聳,直立,通常不分枝(少數種類僅具短而平臥的根狀莖),被鱗片,有複雜的網狀中柱,髓部有硬化的維管束,莖幹下部密生交織包裹的不定根,葉柄基部宿存或遲早脫落而殘留葉痕於莖幹上,葉痕圖式通常有3列小的維管束。葉大型,多數,簇生於莖幹頂端,成對稱的樹冠;葉柄宿存或早落,被鱗片或有毛,兩側具有淡白色氣囊體,條紋狀,排成1-2行;葉片通常為二至三回羽狀,或四回羽狀,被多細胞的毛,或有鱗片混生。葉脈通常分離,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圓形,生於隆起的囊托上,生於小脈背上;囊群蓋形狀不一,圓球形,頂端開口成杯狀(不產我國),或僅着生於孢子囊群的靠近末回小羽片的主脈的一側,或鱗片狀而覆蓋於孢子囊群之下不易見;孢子囊卵形,具有一個完整而斜生的環帶(即不被囊柄隔斷);孢子囊柄細瘦,長短不一,有4(或更多)行細胞;每個孢子囊由64個孢子或16個孢子。孢子四面體形,輻射對稱,具周壁,外壁表面光滑。原葉體成熟時為心臟形,具有鱗片狀的毛,較老時可見到明顯的中脈。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和西南地區,生於海拔400~900m處的山溝潮濕地和溪邊陽光充足的地方,有時也散生於林緣灌叢中。全世界約500種,我國分布有2屬14種2變種,均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全部列為附錄Ⅱ物種 。

外形特徵

土生蕨類,喬木狀或灌木狀。莖粗壯,圓柱形,高聳,直立,通常不分枝(少數種類僅具短而平臥的根莖),被鱗片,有網狀中柱,髓部有硬化維管束,莖幹下部密生交織包裹的不定根,葉柄基部宿存或脫落而留葉痕於莖幹,葉痕有3列小維管束。葉大型,多數,簇生莖幹頂端;葉柄宿存或早落,被鱗片或有毛,兩側具淡白色氣囊體,條紋狀,排成1-2行;葉片二至三回羽狀,或四回羽狀,被多細胞毛,或有鱗片混生,葉脈單一或分叉。孢予囊群圓形,着生隆起囊托,生於小脈背上:囊群蓋形狀不一,圓球形,頂端開口成杯狀(不產我國),或着生於孢子囊群的靠近末回小羽片中脈一側,或鱗片狀而覆蓋於孢子囊群之下;孢子囊卵形,具斜生環帶(不被囊柄隔斷);孢子囊柄細瘦,有4(或更多)行細胞;每個孢子囊具64或16個孢子。孢子四面體形,輻射對稱,具周壁,外壁光滑。原葉體成熟時心形,具鱗片狀毛,較老時可見中脈。[1]

7屬約500種,產熱帶、亞熱帶地區,馬來西亞為分布中心。我國2屬,14種2變種 。

種類

由於桫欏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遺性,它對研究物種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區系具有重要價值;桫欏科植物樹形美觀,樹冠猶如巨傘,園藝觀賞價值極高。我國蘭花栽培者常用桫欏科植物的樹幹作附生蘭花的載體,有些種類的樹幹還可做筆筒。

桫欏屬

1、桫欏(A.spinulosa)分布: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台灣;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印度。

2、中華桫欏(A. costularia)分布:廣西、雲南、西藏;不丹、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

3、南洋桫欏(A. loheri)分布:台灣;菲律賓、加里曼丹島。

4、陰生桫欏(A. latebrosa)分布:海南;馬來亞半島、蘇門答臘、加里曼丹、泰國、柬埔寨。

5、蘭嶼筆筒樹(A. fenicia)分布:台灣;菲律賓。

6、黑桫欏(A. podophylla)分布:貴州、雲南、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台灣;日本、越南、老撾、泰國、柬埔寨。

7、毛葉桫欏(A. andersonii)分布:西藏、雲南。

8、大葉黑桫欏(A. gigantea) :

1)大葉黑桫欏(原變種var. gigantea)

分布: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日本、爪哇、蘇門答臘、馬來亞半島、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印度。

2)多脈黑桫欏(變種var. polynervata)分布:雲南、海南。

9、粗齒桫欏(A. denticulata)分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台灣;日本。

10、小黑桫欏(A. metteniana) :

1)小黑桫欏(原變種var. metteniana) 分布:雲南、四川、貴州、廣東、福建、台灣;日本。

2)光葉小黑桫欏(變種var. subglabra) 分布:四川、福建、貴州。

11、西亞桫欏(A. khasyyana)分布:雲南、西藏;印度、緬甸。

白桫欏屬

1、白桫欏(. brunoniana)分布:海南、雲南、西藏不丹、印度、孟加拉、緬甸及越南。

2、海南白桫欏(S. hainanensis)分布:海南。

3、筆筒樹(S. lepifera)分布:台灣、福建、廣東;日本、菲律賓。

桫欏科植物在我國的進出口較少,但國內利用量大,亂砍濫伐現象普遍,資源破壞比較嚴重。在貴州省赤水縣已專門建立了桫欏自然保護區,桫欏得到了一定的保護,但對大多數種類仍未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希望人們在依法開發利用桫欏科植物的同時,注意保護和發展,不要把有兩億多年生存歷史的珍貴資源毀在我們手裡,否則, 我們將成為千古罪人。

經濟價值

桫欏科植物因其重要的科研、觀賞和藥用價值而備受人們關注。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桫欏科所有種類全部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全部列為附錄Ⅱ物種;在根據新的《森林法》第三十八條制定的《國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貴樹木名錄》中全部列為限制出口的樹種。

代表物種

草本,但桫欏科的絕大多數種類具有樹狀的直立莖,呈喬木狀,大型羽狀葉子簇生於莖幹的頂端,形成傘狀,故又稱為樹蕨。此外,桫欏科還有葉柄基部有鱗片、葉軸上有氣囊體等特徵。

桫欏科植物是中生代的常見植物,但由於環境和氣候的和變遷,分布區日益縮小,現僅存於熱帶和亞熱帶部分地區,被稱為「活化石」。

白桫欏

由於桫欏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遺性,它對研究物種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區系具有重要價值。其樹形十分美觀,園藝觀賞價值極高,中國的蘭花栽培者常用桫欏科植物的樹幹作附生蘭花的載體,有些種類的樹幹還可做筆筒。

筆筒樹

桫欏科在全世界共有6屬500餘種,產於熱帶亞熱帶山地。中國有2屬(桫欏屬和白桫欏屬)、14種和2變種,分布於西南和華南地區。即桫欏屬的桫欏、中華桫欏、南洋桫欏、陰生桫欏、蘭嶼筆筒樹、黑桫欏、毛葉桫欏、大葉黑桫欏、粗齒桫欏、小黑桫欏、西亞桫欏;白桫欏屬的白桫欏、海南白桫欏、筆筒樹等。

最新發現

2017年3月末,中國地質博物館的研究團隊經過為期2年的研究,確定了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境內發現罕見的白堊紀樹蕨莖幹化石,為桫欏科植物的早期代表(祖先類群)。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我國桫欏科植物莖幹化石證據的空白,證明了當時我國東北地區松遼盆地北部氣候炎熱潮濕,為認識我國東北地區地球環境變遷和認識桫欏科植物演化過程提供了

重要證據

這是在我國境內首次發現的早期桫欏科莖幹化石。因為被二氧化硅所交代,硬度較高,化石保存了精美的內部解剖結構,髓、網狀中柱、皮層、葉柄基等細胞結構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辨。桫欏科植物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經歷了漫長的演化發展,許多種類處於瀕危狀態。在我國,桫欏科植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植物,現存有2屬14種,主要分布於西南、華南和台灣地區。

研究團隊長期在青藏高原、雲南、內蒙古、江蘇等全國多地開展木化石研究。2015年前後,他們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終於發現這些特徵鮮明的白堊紀桫欏科植物莖幹化石。這些化石的大量出現,表明中國東北地區可能是當時桫欏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這一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Biology)和中文核心期刊《地球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