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樹(袁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樹》中國當代作家袁春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宅三間堂屋,兩間西屋。堂屋東窗前栽着一棵桃樹,樹發生得枝繁葉茂,如果不是蓋東屋刨掉,一年一年該摘得更多的桃子。

夏天,抬出涼床,我和大哥就在樹下睡覺。父親和鄰家大爺在旁邊講古說今,一邊揮着蒲扇,為我和大哥扇風驅蚊。

父親會講起《封神榜》,會講起《楊家將》,會講起《三俠五義》。有一段時間父親連續好幾晚講一家兄妹幾人征戰的故事。故事主角不是大哥,不是二哥,是小妹。他們的名字是:陶龍、陶虎、陶鳳英。

除了故事的名字叫陶鳳英征西外,什麼情節都不記得了。現在揣想,主人公所以姓陶,八九成因為我們是在桃樹下乘涼的緣故,我也曾編造過故事哄過我的兒子。過段時間放假,我一定記着問問父親,有沒有這個故事,如果在梨樹下,故事是不是就叫李鳳英征西了。那時,也許父親驚詫地問我,誰叫陶鳳英,或者只是朝我笑笑。

近四十年了,常和父親談古的大爺已過世多年。父親還會記得那棵桃樹,還會記得在樹下為兒子驅蚊扇風時說過的什麼話、什麼事嗎。

那一兩年鬧地震,家家搭防震棚。一個夜晚,暴雨狂風,不知誰說要地震了。一家一家都跑出來,聚到大伯家門前。

那裡長着一棵苦楝樹,很高很大,花後是一嘟擼一嘟擼的楝棗,先青後黃。楝棗是苦的,好像鳥雀會啄,人是不吃的,大概在鳥雀的世界裡,黃黃的楝棗和我們眼裡的櫻桃、葡萄、紅棗、香蕉一樣的可口、可愛。

每家都把大床抬到楝樹下,蓋上塑料紙,用石塊木頭壓住,孩子都鑽到床下,雨大,風猛,多多索索的,睡着了。

記得老楝樹,記得大床,記得風雨。那樣的夜晚,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在哪,記憶里沒留下一絲痕跡。

不知在哪一年,那棵高大參天的楝樹被砍掉了。我三十大幾歲的時候,父親給我講起一個夢,說那棵楝樹被驟雨疾風連根拔起。那楝樹,是先輩栽種蔭蔽兒孫的樹嗎?那十多年,大伯一家迭遭不幸,前年,大伯也去世了。誰砍伐了那棵護佑兒孫的楝樹了呢?

那亮眼的花和棗,分明是先輩們時時關注的眼睛;那粗壯的干與枝,分明是先輩們的身軀和膀臂。

拆舊建新,桃樹、楝樹、老宅、村莊,都消失了。深深烙在我的記憶里,是那兩棵樹。

人將自己的胸襟氣韻擴充到外物上,外物就有了生命的氣息、氣韻、氣度、氣象,就有了生命的情趣、情意、情懷、情致。它們又像一盞盞燈,反照我們,照亮我們的眼睛、心靈、前路。

佛家稱這種生命的交響回流、映襯生輝的境界為「千燈相照」。記憶里的樹與人,就是照亮我們的一盞一盞燈,就是天空里明亮閃耀的星辰。 [1]

作者簡介

袁春波,男,1970年生,中學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