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波紋象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波紋象蟲 學名:Lepyrus japonicus Roelofs 類屬:鞘翅目象蟲科

形態特徵

成蟲黑色,體長約13mm,全體密被灰黃色鱗毛;頭部密生小刻點,中央有一點狀凹窩,喙中央鱗毛黑色呈一細縱線,觸角着生在喙前端1/5處;前胸背板外緣弧形,前緣各有灰白色鱗毛1條;鞘翅各具點刻列10條,中部各有「Λ」或「N」形白色波狀紋1個。卵長圓形,長約1.5mm,乳白色。幼蟲老熟時長10-12mm,白色,頭部棕褐色。蛹橢圓形,白色,頭管垂於前胸之下,觸角斜向伸置於前足腿節末端。 [1]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及幼齡幼蟲在土中根部附近越冬,苗木受害最重。4月中旬越冬成蟲出土活動,5月中旬為盛期,越冬幼蟲繼續為害。5月上旬成蟲產卵子表土層中,卵期8-10天,新孵幼蟲潛入土中咬食苗木根部,6月中旬為害盛期。越冬幼蟲先於當年新孵幼蟲化蛹。8月上旬成蟲羽化,爬行迅速,交尾、產卵後於10月越冬。

分布與危害

分布東北、華北,湖北、山西。主要危害楊、柳樹

防治方法

1.春季對發生蟲害的幼苗根部澆灌50%辛硫磷乳劑800倍液。 2.利用其群棲性,人工捕殺成蟲。[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