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太白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太白集》,唐代诗文别集。李白(见“古风”)著。最早有唐李阳冰纂录的《草堂集》10卷,已佚。宋曾巩编为30卷集,得诗1001首,杂著65篇,成李集定本。此后版本较多,互有参差。仅辑注李诗者有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元萧士赟的《分类补注李太白集》25卷,明胡震亨校注的《李诗通》21卷等传世。至清王琦集以上诸家所长,补遗校勘,力收李白全部诗文成36卷本,凡诗1050余首,厘为30卷,别以序志、碑、传、赠答、题咏、评语、年谱、外记等为6卷,其中文106篇,诗500余首,成为李集最为完善的本子。1957年中华书局排印标点出版,1977年再版,补入3篇文章,1981年修订重版,又抽去3篇文章,补入新辑得诗4首,文1篇。另,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瞿蜕园、朱金诚校注本,名《李白集校注》。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集所收诗30卷,前一部分是古赋和古风,内容多为感伤时事,咏史论人,感情真挚,生动感人,并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风貌、思想倾向和艺术观点。卷3至卷6为乐府,虽多沿用旧题,但都赋予新的生命,构思宏伟,气势奔放,想象奇特,词藻富丽,音节铿锵,语言上尤多创造,诗意横流,表现出诗人的奇特天才与浪漫气质,篇篇都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其中的《蜀道难》、《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静夜思》等,都是极为动人的诗篇,历代广为传诵。其余诗作各卷大部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内容分为歌吟、赠、寄等类,古体中以七言古诗成就最高,尤以《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更为人传诵;在近体诗方面,如《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听蜀僧濬弹琴》、《夜泊牛渚怀古》、《登金陵凤凰台》等律诗,都写得极为流畅自然,脍炙人口;至于他的绝句,成就之高,在有唐一代中实属罕见。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下江陵》等篇,由于他高度的艺术敏感,捕捉到了最动人的生活印象和感受,并赋之以诗意,用极其恰当允妥的诗句表现出来,宛如天籁自鸣,无半点雕琢的痕迹,既清新自然,又深厚隽永,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

综观全部诗歌,反映生活面相当广阔,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反映唐帝国极度强大,盛唐时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景色,也有帝国内部潜伏的种种危机,特别是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前者吸引诗人去建功立业,后者激励他去拯民济世。如对姜太公、诸葛亮、张良、鲁仲连等人的讴歌,借历史上功臣将相的文治武功形象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表达对权贵的蔑视、憎恨和因不得志而出现的苦闷和愤懑。与此相一致的,还有一部分游侠诗和游仙诗,歌颂游侠的救弱扶倾精神和功成名退的品德,借游仙指斥现实,寄托自己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理想。集中另一重要内容,是抒写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并通过一些写战争的诗,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通过一些写妇女生活的诗,表现对人民生活的关照和对其不幸的同情。另外,诗人“一生好入名山游”,集中收有其大量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尤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最为优秀,历代为人仰颂。

诗人的全部诗作都气魄宏大,感情充沛,形象夸张,想象神奇,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被世人誉为“诗仙”,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被历代引以为中国诗歌的冠冕和中国文学以至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广有影响和崇高的声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李太白集 相关视频

李白作诗《古风》也许没有真正到过金华山 但他一定是极想要来一趟的
李白豪放狂妄的资本都是哪来的?听他本人怎么说

参考文献

  1.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2.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