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光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光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22年6月16日
天津市武清县
逝世 1996年7月20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李光博(1922年6月16日-1996年7月20日),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县,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中国昆虫迁飞研究创始人之一[1]中国工程院院士[2]

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昆虫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光博长期主要从事病虫防治研究工作,应用大规模成虫标记回收等实验方法,揭示了粘虫越冬迁飞规律,首次提出一月份0℃等温线(33℃)为粘虫在中国越冬地区北界。

人物生平

1943年,他在北平平民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昆虫系。

1947年毕业后,于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病虫害系任技佐,从事蔬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农事试验场改组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光博即在该所病虫害系任技术员,从事蔬菜害虫和粟灰螟的防治研究。

1950年,他协助曹骥研究蝗虫防治技术,先后到河北河南等蝗区调查,研究毒饵治蝗技术。

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事蝗虫、粘虫的防治研究,到河北静海县示范推广。

1952年-1953年,李光博又协助邱式邦从事治蝗研究,深入到沿海、内蒙古和滨湖等蝗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到山东渤海蝗区沾化县富国镇驻点,研究渤海蝗区飞蝗及土蝗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以后他又多次深入主要蝗区,涉水查蝗作出准确测报,考察"改治并举"的治蝗情况与经验。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李光博先后在植物保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担任病虫动态测报研究室和农业害虫研究室副主任,开始从事粘虫研究,主持全国协作组,主持研究的中国东部、西部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及异地测报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对粘虫越冬迁飞规律研究。在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协作研究后,他突破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粘虫越冬迁飞规律与各地主要为害世代的虫源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出粘虫"异地"测报办法。植保所下放到河南新乡后,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从未间断业务工作。

196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病虫动态测报研究室与农业害虫研究室副主任。

1971年,李光博在小冀公社王屯大队驻点。

1972年,他奉农林部派遣深入到黑龙江省考察二代粘虫发生为害情况,提出了三代粘虫发生预报,并由农林部转发到全国各省。

1973年,受农林部的委托,李光博又承担了蝗虫、粘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测报工作。

1975年,在李光博主持和组织下,全国粘虫科研协作组又重新恢复,建立了全国粘虫"异地"测报网,对全国粘虫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78年-1985年,李光博先后主持农林部重点科技项目"褐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的迁飞规律及根治途径的探索研究"和"粘虫迁飞机制及综合防治研究"。

197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从河南新乡迁回北京,建立了迁飞害虫研究室,李光博任主任、研究员。

1982年-1996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迁飞害虫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1990年,李光博主持"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990年10月,受农业部委派,李光博作为中国迁飞昆虫代表团团长,应邀率团前往美国考察访问,并作学术交流。他的学术报告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1991年后,李光博先后任"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技术总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粘虫、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研究"主持人、国家攀登计划"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及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主持人。

1995年,李光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时还担任第一届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第二、三、四、五届理事及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三、四、五、六届常务理事,《植物保护学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编委,《植物保护》副主编、主编。中国昆虫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1996年7月20日,李光博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3]

主讲课程

大学本科“基础物理Ⅲ光学”。

李光博
李光博院士

研究生“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研究生“光学电磁理论”。

研究方向

从事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光学与光学薄膜研究。

主要研究:

1.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多层膜研究。

2.极紫外、软X射线和X射线光学系统研究。

3.新型X射线光学元件研究。

4.高精度光学薄膜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粘虫研究方面,划分发生区划,明确各区主要危害世代及影响其种群动态的关键因素与防治适期;应用大规模成虫标记回收等实验方法,揭示了粘虫越冬迁飞规律,首次提出一月份0℃等温线(33℃)为粘虫在我国越冬地区北界;获得粘虫迁飞1400余公里的世界第一个实验数据,阐明粘虫迁飞为害路线与虫源性质。据此制定的粘虫"异地"测报方法,经长期应用,准确率达85%以上;研究组建的粘虫综防体系,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粘虫危害,每年约挽回粮食损失25~35亿公斤。为其他害虫迁飞规律研究提供思路与经验,推动学科发展。在黄淮海等麦区研究组建的小麦病虫害综防技术体系,显著提高小麦群体的整体抗逆机能,农药投入量减少30~50%,天敌数量成倍增加,病虫危害明显减轻,小麦产量逐年上升,获得显著效益。

治蝗研究

李光博从1950年-1957年为根除蝗害努力不懈。1950年-1953年,他只身深入到河北宁河,河南安阳、汤阴、濮阳,山东和内蒙古等地蝗区考察。他在宁河县茶淀一带系统观察了秋蝗活动产卵习性与规律,并长期在山东渤海蝗区沾化县驻点,协助山东惠民专区建立了千人蝗情侦查网。他研究提高了蝗情侦查技术,提出飞蝗与各种土蝗各虫态的识别方法,使广大蝗情侦查员和治蝗技术人员掌握了查卵、查蝻和查成虫的"三查"测报技术,并在全国推广。

1950年李光博协助曹骥研究六六六麦麸毒饵治蝗技术,在河北静海进行示范推广。后来,又研究提出了青草毒饵治蝗技术,用青鲜杂草取代麦麸。此项技术在1954年由农业部通报全国各蝗区采用,当年就节省麦麸40余万千克。

土蝗在华北地区沿海和平原地区夏季为害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作物的幼苗,秋季为害麦苗非常严重。李光博和组内人员一道在山东基本摸清了华北地区的土蝗种类以及优势为害种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生为害规律,提出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防治多种土蝗的有利时机,防治一次即可控制在2~3年内不致为害,并且提出在冬小麦秋播时期施用毒饵保护麦苗的配套技术,及消灭夹荒,连片种麦,长期控制为害的策略。

1973年,李光博在承担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后,又再次深入到中国主要蝗区进行考察。在总结"改治并举"治蝗经验的基础上,他建议农林部召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治蝗座谈会。在会上,他建议将治蝗方针修订为"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治蝗害"。这一建议经与会代表讨论通过。

粘虫研究

1957年,李光博开始主持粘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他先后在山东省黄县、聊城、临沂,河北省衡水等地设立研究基点,开展生活史、种群动态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并负责组织全国粘虫协作网,提出加强对粘虫越冬与迁飞习性的研究。与此同时,北方各地结合粘虫生活史研究,对粘虫越冬习性作了大量调查研究,但未得出确切的结论。

1959年,在哈尔滨召开的粘虫学术讨论会上,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学者提出两种假说:其一认为东北地区的粘虫不在本地越冬,出现的大量成虫与风向有关,但未提出具体迁飞路线与回迁等内容;其二,认为东北有粘虫发生基地,能在草甸子里越冬。同年冬季,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主持,协作组除继续在北方各地深入调查外,又赴中国南方调查粘虫越冬情况,并在湖南省长沙发现了越冬虫态,使粘虫越冬问题突破了一个缺口。通过连续深入中国东半部20个省、市、区的越冬调查和粘虫越冬与耐寒力试验,结合各地冬季气象资料,粘虫种群动态分析,李光博首次提出粘虫在中国东半部地区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0℃等温线(大致相当于北纬33度线)及其以南地区粘虫越冬生境与越冬种群的分布规律,阐明了中国粘虫的初始虫源。

1962年中国植保学会和粘虫学术讨论会上,李光博提出了"粘虫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为害假说与迁飞路线理想图",把中国东半部地区划分为5个发生区,阐述了各区粘虫发生为害规律及其迁飞路线与虫源关系。为了证实这个假说,李光博主持了全国粘虫标记回收试验。当时有的领导对此项研究不理解,批评研究粘虫迁飞是"三脱离",想撤消这个研究项目。李光博顶住了压力,积极向部、院阐述此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采取的研究方法,争取到了领导的支持。从1961年-1963年,由全国粘虫研究协作组分别在9省13个地点进行13次试验,总共标记成虫202.5万余头,组织全国各地回收,结果在5省11个地点收到标记成虫12头。其中1963年,李光博亲自在山东临沂标记粘虫蛾40多万头,结果在辽宁省旅大、新金、锦州和吉林省公主岭、柳河等地收到5头标记蛾。标记与回收地点的直线距离约为600~1400千米。这是世界上采用大规模标记回收方法研究害虫远距离迁飞规律获得成功的唯一范例,证实了粘虫远距离迁飞为害的规律与路线,阐明了各发生区主要为害世代的虫源性质,明确了粘虫在中国东半部地区,每年有4次大范围迁飞活动。

根据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和虫源性质,李光博创造性地设计了粘虫"异地"测报办法,完善了粘虫测报体系。从1963-1979年,他主持发布长期预报累计50余期,准确率达到85%以上。李光博创造的粘虫"异地"测报办法被列入全国统一测报办法推广应用。

1978年,李光博又主持了中国西部地区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和预测预报技术研究。通过协作研究,明确了中国西北、西南大部地区属二代粘虫常发区,其虫源性质主要来自江淮流域一代粘虫常发区;粘虫越冬北界与东部地区基本一致。综合上述研究,他又提出了加强南方越冬代、江淮地区一代粘虫的防治工作,对控制全国粘虫发生为害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策略,并经实践得到证实。

20世纪80年代,李光博在粘虫迁飞机制研究,如应用昆虫吊飞微机采集分析系统研究粘虫迁飞生物学特性、组建粘虫测报专家系统、加强粘虫与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研究、研究对粘虫高效而对天敌和人畜较安全的灭幼脲防治粘虫配套技术等方面,又取得新的成果,把粘虫研究推向新的领域。

在解决迁飞性害虫发生规律的一套思路与方法上,李光博作出了中国独具的特色,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重视。国内学者认为,粘虫研究取得的成就,给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小地老虎等迁飞性害虫的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经验,并对中国昆虫生态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专家到中国考察访问后,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些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病虫防治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986年,李光博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在总体设计时,针对中国小麦地理分布广、种植面积大、栽培制度复杂、病虫种类多,且发生为害规律因地而异等特点,从小麦生产全局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综防基本概念,在制定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中,采取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分别在东北、西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四大麦区设立研究示范基点,选定6种重大病虫作为主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将攻关研究内容分解为:病虫种群动态,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监测预报、关键防治技术、应用基础、综防示范等部分进行研究,通过示范应用协调组装成技术体系。李光博还提出在深入研究病虫种群动态规律的基础上,要加强麦田生物群落的研究,查明其结构、食物链网、种群演替、优势物种以及主要组分之间的互作关系,作为组建综防体系,优化综防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在设计与实践中,提出以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为目标,充分体现了设计与研究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使总体设计和研究工作都有创新。

李光博作为专题主持人,在年老体弱情况下,把全部精力投入攻关,以其艰苦朴素、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每年在小麦生长季节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指导和检查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统一计划,制定专题管理条例,开展学术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与发挥了11个参加单位170多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专长,促使整个专题参加单位相互协调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同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各生态麦区的生产条件与病虫发生为害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各项研究成果,分区组建成综防体系。在9省、市、21个县、市建立76万亩综防示范区,带动综防面积600万亩,收到理想的预期效果。而且由于抗害防灾栽培措施的实施,大大强化了小麦群体的整体抗逆机能,加上化学防治技术的提高以及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农药使用量下降,天敌数量增长,农田环境得到改善,三大效益非常显著,投资与新增产值比超过1﹕5-10。

1991年,李光博又任"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小麦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顾问。他又为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高中国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发展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做出了优异成绩。

主要论著

1951, 毒饵治蝗的研讨, 李光博等, 农业科学通讯(11):18

1951, 静海县蝗虫发生调查及毒饵防治示范报告, 李光博等, 农业科学通讯(7):14-15

1953, 怎样认识飞蝗和它的龄期, 李光博等, 农业科学通讯(2):70-71

1953, 有关毒饵施用技术上的两个问题, 李光博等, 农业科学通讯(2):57-58

1954, 山东惠民专区主要土蝗秋季习性观察和防治经验介绍, 李光博,张香蓉,林汉连, 农业科学通讯(2):90-92

1957, 我对飞蝗防治工作的几点意见, 李光博, 农业科学通讯(9):509-510

1961, 粘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 李光博, 北京:科学出版社(446-466)

1961, 中国植物保护科学, 李光博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 麦田小气候对第一代粘虫发生数量影响的研究, 李光博,王鸿,赵圣菊等 ,植物保护学报,2(1):57-62

- 粘虫季节性迁飞危害假说及标记回收试验, 李光博

- 粘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李光博

近年部分代表性论文

1. Complete polarization analysis of extreme ultraviolet radiation with a broadband phase retarder and analyzer, APPL PHYS LETT, 90, 2007, in press.

2. Broadband Mo/Si multilayer transmission phase retarders for the extreme ultraviolet, APPL PHYS LETT, 90, 031901, 2007.

3. Extreme ultraviolet broadband Mo/Y multilayer analyzers, APPL PHYS LETT,89: 241120,2006.

4. Double-layer resonant Brewster filters consisting of a homogeneous layer and a grating with equal refractive index, APPL PHYS LETT,89: 241119,2006.

5. Guided-mode resonance Brewster filters with multiple channels, APPL PHYS LETT,88: 251115,2006.

6. Broad angular multilayer analyzer for soft X-rays, OPTICS EXPRESS, 14: 2533 –2538 , 2006.

7. Broadband multilayer polarizers for the extreme ultraviolet, J APPL. PHYS, 99: 056108-1-3, 2006.

荣誉表彰

1954年,农业部爱国丰收奖[4]

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5]

1990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6]

1991,"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7]

社会任职

《植物保护》, 副主编、主编

《植物保护学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 编委

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 , 主任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 第三届常务理事

中国昆虫学会 , 第二、三、四、五届理事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第三、四、五、六届常务理事

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及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 , 项目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主持人

人物评价

李光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农业昆虫和植物保护研究事业。40余年如一日,艰苦朴素,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积极培养科技人才,是人们敬重和爱戴的良师益友。他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和科学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中国农业科学院评)

参考来源

  1. 李光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 李光博 ,中国工程院
  3. 李光博 ,科普网, 2020-07-07
  4. 李光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5. 李光博 ,名人简历
  6. 李光博 ,农业科学院
  7. 李光博-农学家 ,少儿编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