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是一首古诗,诗歌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
“ |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追逐轻薄伴,闲游不著绯。长拢出猎马,数换打球衣。 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 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 好胜耽长行,天明烛满楼。留人看独脚,赌马换偏头。 乐奏曾无歇,杯巡不暂休。时时遥冷笑,怪客有春愁。 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马吹。 莺声催曲急,春色讶归迟。不以闻街鼓,华筵待月移。 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 歌人踏月起,语燕卷帘飞。好妇惟相妒,倡楼不醉稀。 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开琐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请歌牵白马,自舞踏红茵。时辈皆相许,平生不负身。 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 酒深和碗赐,马疾打珂飞。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 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坐车。楼边听歌吹,帘外市钗花。 乐眼从人闹,归心畏日斜。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 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犬娇眠玉簟,鹰掣撼金铃。 碧地攒花障,红泥待客亭。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 |
” |
— [唐代]李廓 |
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1]”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2]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人文课堂 |《诗经》的“六义”是什么意思?,搜狐,2019-09-24
- ↑ 刘勰和他的《文心雕龙》,搜狐,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