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張華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張華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也。初未知名,着《鷦鷯賦》以自寄。郡守鮮于嗣薦華為大常博士盧欽言之於文帝轉河南尹丞來拜除佐著作郎頃之遷長史兼中書郎晉受禪,拜黃門待郎,封關內候。數歲,拜中書令,後加散騎常侍。初,武帝潛與羊祜謀伐吳,而群臣多以為不可,唯華贊成其計。

及昊天,詔曰:「尚書、關內侯張華,前與故太博羊祜共創大計,遂典掌軍事,部分諸方,算定權略,這籌決勝。有謀謨之勛。其進封為廣武縣候。增邑萬戶,封子一人為亭候,千五百戶,賜絹萬四。」惠帝即位,以華為太子少傅。楚王瑋受密詔殺太宰汝南王亮、大保衛瓘等,內外兵擾。

朝廷大恐,計無所出。華白帝:「瑋矯詔擅害二公,將士倉卒,謂是國家意,故從之耳。今可遣騶虞幡使外軍解嚴,理必風靡。」上從之,瑋兵果敗,及瑋諫,華以首謀有功,拜右光祿大夫、開府僅同三司、侍中、中書監,金章紫綬。固辭開府。及趙王倫、孫秀將廢賈后,秀使同馬雅夜告華曰:「今社稷將危,趙王欲與公共匡朝延,為霸者之事。」華知秀等必成篡奪,乃距之。華方晝臥,忽夢見屋壞,覺而急之。是夜難作,詐稱詔召華,遂與裝顏俱被收。使者至曰:「詔斬公。」

逐害之於前殿馬道南,夷三旗,朝野莫不悲痛之。時年六十九。雅愛書籍,身死之日,家無餘財,惟有文史溢於機篋。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華所。由是博物洽聞,世無與比。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帝以問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 (選自《晉書•張華傳》)

譯文

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開始未為人所知,作《鷦鷯賦》來寄託自己的心志。郡守鮮于嗣推薦張華作太常博士。盧欽又推薦於文帝司馬昭,轉為河南尹丞,未上任,授予佐著作郎。不久,遷為長史,兼中書郎。晉武帝受禪讓即位,拜為黃門侍郎,封關內侯。

過了幾年,又被授予中書令,後來又被加封為散騎常侍。當初,武帝與羊祜暗中謀劃伐吳,群臣多以為不可,只有張華贊成這一計劃。等到吳被滅,皇帝下詔說:「尚書、關內侯張華,以前與已故太傅羊祜共同制定大計,於是掌管軍事,部暑安排各方力量,制定謀略,策劃戰勝敵人,有出謀劃策的功勞。現晉封為廣武縣侯,增食邑一萬戶,封其子一人為亭候,食邑一千五百戶,賜絹萬匹。」惠帝即位,讓張華為太子少傅。楚王司馬瑋授密詔殺太宰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罐等,內外兵亂繁起,朝臣恐懼,手足無措。張華告訴惠帝說:「司馬瑋以假詔書擅自殺害二公,將士倉促行事,認為這是國家旨意,故聽從司馬瑋。

今皇帝可派特使持幡使外軍解除戒嚴,按理必定順風而從。」惠帝採納了張華的意見,司馬瑋的兵果然失敗。等到司馬瑋被殺,張華因首先獻謀有功,拜為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中書監,金印紫綬。張華堅持辭去開府儀同三司。趁着趙王司馬倫、孫秀打算廢賈后,孫秀派司馬雅夜見張華。告訴他說:「如今社稷將危,趙王想和你共同匡扶朝廷,做霸王的事業。」張華知道孫秀等定會謀篡奪之事,就拒絕了。張華正白天臥床休息,夢見房屋忽然倒塌,醒後心中厭惡。當天夜裡災難發生,司馬倫詐稱皇帝有詔召張華,於是(張華)與裴頠一起被捕。片刻,使者來到說:「有詔令斬公。」於是(張華)在前殿馬道南被殺,並夷滅三族,朝野無不悲痛。終年六十九歲。

張華愛好書籍,死時家無餘財,只有文史書籍滿架盈箱。天下秘本,世上稀有之書,都在張華家。因此博識多聞,當世無人可比。吳郡的臨平一處堤岸崩塌,出現一個石鼓,用槌敲擊沒有聲音。皇帝問張華,張華說:「可取蜀地桐木,刻成魚形,就可以敲響。」於是照張華的辦法去做,果然數里之外都可以聽到鼓聲。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