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期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星期天(Sunday),即星期日,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口语多说为星期天。据圣经故事,记载说,起初的时候神创造天地。”紧接着又陈列了七天创造的工作,前六天创造了组成万物的各种要素,第七天安息了,上帝赐福与安息日安(星期六)定位圣日。耶稣复活以后的321年,在罗马的基督教会将安息日礼拜改为星期日礼拜,这便是如今星期日礼拜的起源。在罗马的基督教以星期日作为“礼拜日”,也代替安息日。因其巨大的影响力,之后基督教国家都是在星期日休息、到教堂作礼拜。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七天称“一个礼拜”。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2]》一共27卷。

基督教礼拜

基督教有许多节日和节期,节日是每年庆祝一次,比如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等等;而节期却不然,它可以在一年内循环进行,比如每个礼拜天,基督徒是必须去教堂参加礼拜的。礼拜天还有另外两个称呼,许多基督徒比较熟悉,那就是“主日”和“复活日”,意思就是“主的日子”,是基督徒以庆祝耶稣的复活为中心进行崇拜的日子,也是基督教最普遍、最重要的节期。根据《新约圣经》(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的记载,耶稣于安息日前一天(今星期五)钉十字架受难,第三天(今星期日)复活。为纪念耶稣受难和复活,基督教就将这一天星期日定为“礼拜日”。所以基督徒在星期日要举行礼拜活动。什么叫“礼拜”?“礼拜”也可以叫“崇拜”,这个词指的是“尊崇、敬畏、钦佩”之意,它是发自内心的对上帝的崇敬,并通过俯伏敬拜、跪拜等仪态表现出来。对上帝的敬拜,在《旧约圣经》里记载,旧约时代主要表现于献祭上;但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献上了永远的赎罪祭,因此,到新约时代,礼拜时废除了献祭、羊、雏鸽等供物习俗,人们不再献祭,从仪式转向了灵性,以心灵诚实来敬拜上帝。基督教“礼拜”的主要内容有祈祷、唱赞美诗、唱诗班献唱,读经、讲道、启应和祝福等。牧师的讲道,在礼拜的内容中占重要的时间。一般礼拜堂都设有讲台,位置在教堂前端的中央或前端的一旁,而且为能使会众更容易看见,讲台都是设置于高台之上。教堂这种布置象征着上帝话语的重要,显示了基督教对讲道的重视,也是基督教教堂最具象征作用的。唱诗班在礼拜中也很重要。他们主要负责以歌唱带领会众崇拜主,是整个崇拜的表率。音乐更容易带领信徒进入崇拜的境界,可引发深藏于人性里的敬畏之心,也能触动人对奥秘之事的感应,是超越理性和文字的灵性表达。教堂一般设有唱诗班的专席。赞美诗一般都谱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部,可供四部合唱之用。其内容多是根据圣经和基督徒的灵性经验写出来的赞美诗歌,表达对上帝和耶稣的称颂、感谢及祈求等。信徒在教堂礼拜之前,要排除一切杂务的干扰,保持一颗敬虔、谦虚和平静的心;还应该做到衣履整洁、庄重,不能穿汗背心、超短裙、短衬裤和拖鞋进教堂。戴帽子和围巾的人,在进教堂前必须将其摘掉;带小孩的信徒要安置好自己的小孩,不使其哭、吵闹及走动。礼拜仪式一般由牧师主领,如果牧师和长老不在场,传道和执事也可以主领,但是他们不能祝福。礼拜使人快乐、敬畏、安静、感动、友爱。

礼拜程序

基督教的宗教活动相对频繁,则宗教的仪式对于基督信徒来说是十分复杂的,但也比较庄严。并且丰富而多彩的宗教仪式,对信徒也极具吸引力。从周一至周六教堂聚会的活动时间、内容和主题虽然各个教堂都不固定,但是主日礼拜是必不可少而且仪式相同的。他们进行主日礼拜的程序大致如下:(1)序乐:目的是使会场肃静下来,准备开始礼拜。(2)入堂式:请唱诗班、主礼人、牧师等人入场。(3)宣召。(4)唱诗。(5)祷告,一般是先祝福并歌颂“主”。(6)宣信。(7)启应经文。(8)本堂诗班献唱。(9)读经:读《圣经》。(10)证道:宣讲教义内容,讲述《圣经》、以及《新约》《旧约》等内容。这是主要内容,持续时间最长,一般都在40分钟以上。(11)奉献:指为堂内捐钱。(12)培训班献唱。(13)祷告:为决志归主者与有病者祷告。(14)堂务报告。(15)唱诗:众人起立同唱。(16)主祷文:众信徒共同朗诵。(17)祝福:公众共同祝福主耶稣。(18)阿门颂:众人起立同唱。(19)退堂式:请唱诗班、主礼人、牧师等人退场。整个过程至少需要2个小时,参与人数多则千人,少则几十人。会后也会有信徒单独向“主”祈祷或忏悔,也有为新教徒而单独准备的教义宣讲课堂,一般还要持续半小时左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