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明史·金声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史·金声传出自于《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1]

原文

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好学,工举子业,名倾一时。崇祯元年,成进士,授庶吉士。明年十一月,大清兵逼都城,声慷慨乞面陈急务,帝即召对平台。申甫者,僧也,好谈兵,方私制战车火器。帝纳声言,取其车入览,授都司佥书。即日召见,奏对称旨,超擢副总兵,敕募新军,便宜从事。改声御史,参其军。甫仓猝募数千人,皆市井游手,所需军装戎器又不时给。而是时大清兵在郊圻久,势当速战,急出营柳林。亡何,甫连败于柳林、大井,乃结车营卢沟桥。大清兵绕出其后,御车者惶惧不能转,歼戮殆尽,甫亦阵亡。声痛伤之,言甫受事日浅,直前冲锋,遗骸矢刃殆遍,非喋血力战不至此。帝亦伤之,命予恤典。

声耻无功,请率参将董大胜兵七百人,甫遗将古壁兵百人,及豪杰义从数百人,练成一旅,为刘之纶奇兵,收桑榆之效,不许。俄以清核军需告竣,奏缴关防,请按律定罪,再疏请罢斥,皆不许。

寻上疏言:“陛下晓夜焦劳,日亲天下之事,实未尝日习天下之人。必使天下才不才,及才长短,一一程量不爽,方可斟酌位置。往者陛下数召对群问无所得鲜当圣心遂厌薄之。臣愚妄谓陛下泰交尚未殷,顾问尚未数,不得谓召对无益也。愿自今间日御文华,令京卿、翰林、台谏及中行、评博等官,轮番入直,博咨广询。而内外有职业者,亦得不时进见。政事得失,军民利病,庙堂举措,边塞情形,皆与臣工考究于燕闲之间。岁月既久,品量毕呈。诸臣才不才,及才长短,岂得逃圣鉴。”帝未及报,声再疏恳言之,终不用,遂屡疏乞归。

十六年冬,廷臣交荐,即命召用,促入都陛见,未赴而京师陷。大清兵破南京,列郡望风迎降。声纠集士民保绩溪、黄山,分兵扼六岭。宁国丘祖德、徽州温璜、贵池吴应箕等多应之。九月下旬,徽故御史黄澍降于大清,王师间道袭破之。声被执至江宁,语门人江天一曰:“子有老母,不可死。”对曰:“天一同公起兵,可不同公殉义乎!”遂偕死。唐王赠声礼部尚书,谥文毅。

译文

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好学,擅长科举考试的学问,名声超过当代很多人。崇祯元年,成为进士,授任庶吉士。第二年十一月,大清军队逼近都城,金声情绪激昂地请求当面陈述紧急事务,皇帝便在紫禁城建极殿召见了他。

申甫是僧人,喜好谈论军事,正私自制造战车火器。皇帝采纳金声之言,取来他的战车送入观览,授予都司佥书。即日召见,上奏对答符合皇帝的心意,超级提拔为副总兵,敕令招募新军,见机行事。改任金声为御史,参与其军。申甫匆忙之间招募数千人,都是市井游手好闲之人,所需要的军装兵器又不及时供给。然而这时大清兵在郊区日久,形势应当速战,急忙出军结营于柳林。不久,申甫连续战败于柳林、大井,于是就在卢沟桥结车扎营。大清的军队从他们的身后饶了过去,车营的防守人员因恐惧不能掉过头来,被歼灭杀戮几乎死光,申甫也阵亡。金声非常悲伤,说申甫接受职事时间非常短,一直向前冲锋,遗体上箭刃伤几乎遍布,如果不是喋血奋力作战便不会到这种地步。皇帝也为之悲伤,命令给予抚恤典例。

金声以无功而感到羞耻,请求率领参将董大胜的士兵七百人,申甫的遗将古壁的士兵一百人,以及以义相从的豪杰数百人,练成一只军队,为刘之纶奇兵,以收到后期之功,皇帝不允许。不久,以清查核实军需结束,上奏缴回关防印信,请求按法律定罪,再次上疏请求罢免被斥责,皇帝都不同意。

不久,金声上疏说:“陛下早晚焦虑辛劳,每天亲理天下之事,实际未曾熟悉天下之人。有必要使天下之人有才、无才以及才能长短,一一衡量不差,才可以斟酌使用。过去,陛下多次召见群臣问答,问无所得,很少有适合圣心的,于是厌恶轻视他们。臣愚妄地认为陛下互通声气,使上下不隔还做得不够,问询的次数还不是很多,不能认为召问对答没有益处。希望从今以后隔一天驾临文华殿,令京卿、翰林、台谏以及中行、评博等官,轮番入内值班,广泛咨询。而宫廷内外有职务之人,也得以随时进见。政事的得失,军民的利弊,朝廷的措施,边塞的情形,都与臣下在安闲之间得到研究。时间既久,人品才能都呈现出来。诸臣有才无才,以及才能长短,哪里能够逃过圣上的察鉴。”皇帝还来不及回复,金声再次上疏诚恳述说,终究不被采用,于是屡次上疏请求退休。

十六年冬,朝廷大臣交相举荐,便命令征召任用,催促入京朝见,还没有赴召而京城陷落。大清军队攻破南京,各郡望风出迎投降。金声聚集士民保守绩溪、黄山,分兵扼守六岭。宁国丘祖德、徽州温璜、贵池吴应箕等多相应他。九月下旬,徽州原御史黄澍向大清投降,清兵从小路袭击打败了金声。金声被拘执到江宁,对门人江天一说:“你有老母,不可死难。”江天一回答说:“我同您一起起兵,可以不和您一起为义献身吗!”于是一同死去。唐王追赠金声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毅。 [2]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3]

参考资料